偶爾,我也會無所適從——我居然是一個跑馬的人。
說起孔敏妍,會想到什么?小學同學的印象可能是,成績挺好的,好久不聯系,好陌生;初中同學的印象可能是,成績不錯,胖胖的,體育很不行,每天晚練(慢跑800~1000米)時要死要活的;高中同學的印象可能是,胖胖的,喜歡籃球。是呀,我就是那么一個胖胖的,體育差,不怎么愛動的女生。初、高中時候每天的晚練都跑在隊伍的最后,氣喘吁吁地吃力跟著,800米考試永遠都是跑最后一名,而且因為跑得特別難看,初中時候還經常被人笑——跑步多讓我傷心難受!即使是上了高中變得稍微好動一點,比較喜歡的也只是一些球類運動,叫我如何喜歡上跑步呢?相信很多跑步愛好者都跟我有著相同的過去——體育渣渣800米永遠不及格的過去,不愛動十分抗拒跑步的過去。而我們跟其他還是打死喜歡不上跑步的人的區別可能就是,我們嘗試開始了,而且我們堅持下來了。
大一的時候,感覺自由一點了,課余時間多了,深刻意識到我不能一直都是一個不愛動沒有朝氣的胖紙了,就算是胖紙,也要做一個有活力的胖紙吧!所以總希望多參加戶外活動,于是就加入了武協,去面試加入網球隊,選體育課時也是選戶外的籃球課網球課什么的。而跑步,其實軍訓結束不久就開始了,那時候沒有任何的知識,更不提什么裝備了,就是穿著軍訓的鞋子跑的,對,就是那種墨綠色鞋底薄薄的鞋子,后來加入武協以后就穿訓練的回力鞋(現在覺得莫名的一種勵志感)。
通常剛接觸慢跑都會循序漸進,10分鐘、20分鐘、30分鐘慢慢增加,但我第一次慢跑時就是從30分鐘開始的。跑之前其實充滿了恐懼,怕辛苦、怕累,還清晰記得當時自己的心理活動:慢慢跑吧,不要跑太快,千萬不能快,跑快了會覺著辛苦的,就會想停,自己怎么舒服怎么慢!接著就開始一步一步跑起來,沒有音樂,就聽著操場上的喧鬧聲,戴著手表,時不時看時間到了沒有。最后,我居然真的跑下30分鐘,第一次跑這!么!久!跑了一兩次30分鐘后,就開始給自己加時間了,50分鐘,而事實證明,我是可以的!我都可以的!每次完成目標,都有一種莫大的成功感,那么自豪,那么開心。
后來,開始上網找相關的知識,微博上關注了各種跑步大神,看各種干貨。下載跑步APP,從關注跑步時長到關注跑步距離,5公里、6公里、7公里……再后來,我也可以完成我的第一個10公里。這個過程中,我買了我的第一雙跑鞋,特步的,然后是Nike的。現在,我40分鐘不再只跑5公里,我可以跑6公里了,我不再懼怕跑10公里了,我可以比較輕松拿下十幾公里了,我可以跑半程了,我可以參加比賽了;我又買了一雙跑鞋,也買了一些速干的衣褲。這一切,多么不可思議,以前的我怎么會想到我也有今天!到今天為止,這三年來斷斷續續的跑步,總跑量1300多公里,實則不多,因為我也會有不想跑,懶得跑的厭跑時侯,特別是寒假回家以后就跑得更少了。
有的時候,我會很感謝自己喜歡上跑步,除了因為提高了肺活量、800米從不及格到及格再到3分50多秒,還因為當我心情不好,當我煩躁,當我無所事事的時候,跑步便是最好的陪伴,每次跑完都一身爽,心情大好,感覺世界如此美好啊~
當然,我也還是一個跑步小渣渣,配速也一直是6′40多6′50多,但從來就沒要求過自己需要達到什么等級,達到多么厲害的地步,因為能收獲現在的一切就已經不容易。多少個晚上,一個人從操場最多人的時候跑到操場只剩下幾個人(試過跑到晚上11點多的,書包放操場上放太久被保安大哥拿去保安室了,hhhh……),偶爾不免會有孤獨感,最終都會被跑完以后的快感沖刷掉。也試過腳,膝蓋,頭,肚子什么鬼各種痛,慢慢我學會了跑步時與疼痛“和諧共處”(我通常會分散自己的注意力,盡量不去關注痛點,然后慢慢就會感覺到好起來了,如果非常非常的痛就肯定不能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