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書秀秀的第一文。
我來及時記錄參展后的一些想法,以免后面慢慢忘記。
第一天我感覺到的主題是變革change:人在變,系統在變,模式在變,方方面面都在變,我們要如何跟上變化的節奏還是要引領變革呢?
第二天有三個分會場,聲勢浩大呀。
印象很深刻的是關于故事的力量story telling,分享者放了一段《職來職往》的視頻片段關于一個1.3m的女孩子求職沒有那么自信的經歷。已經好多年沒有看職來職往了,突然間發現那些五六年前看到的成熟的前輩們依然是原來的樣子,然而印象深刻的是主持人李響他對于事情的看法,對于求職者的關注,感受到他的成長,他的反應和情商佩服。
再回到1.3m求職的女孩子的開場總是會說“我身高讓很多人投來異樣的眼光……等等之類?!泵腿婚g的腦洞開來,我是不是也常常說起我在的公司是個小公司怎樣,好似當我們先暴露了自己環境的弱點的時候,我們自身的弱點或缺憾就不是我們的原因還是天然使成。然而這樣的想法是非常非常非常有害的,就比如說起這個1.3米的女孩子,其實關注到她身高的人并不多,當我們路過她看到她的時候,我們只有一閃而過的想法“她個子矮哦”擦肩而過以后就沒有任何什么了,根本不會記起她。
對于工作也一樣,當我們提起來是小公司的時候,是不是投射說:小公司的管理呀制度呀都不如大公司完善,那么我專業度不夠也和我無關呀,是公司的原因哦。而實際上他人從來不會這樣看,他們看到的是你代表的公司的形象,你的專業程度、職業素養以及公司文化的浸潤。
同時從另一個方面來看,這恰是對小公司人力資源從業者的一個挑戰,不僅僅人力資源從業者,對于其他崗位從業者也都是一個挑戰,我們/公司 怎么樣更好的發展自己/員工使其具備和大公司的人一樣的在專業程度、職業素養和公司文化體現上的能力,甚至比他們的優勢更大。這是一個很妙的發現,也是要鉆研的方向。
這兩天聽了很多大公司的案例,成功案例,可是在市面上60%到70%的企業是中小型企業,資源、資金方面均比較匱乏,如何更有效地在二三百人的企業里開展培訓及發展項目來助力企業的變革和發展呢?如何建立一個通用又適用的標準化的解決方案呢?這是我想要做的。
同時,當我們中小企業里的員工了解和使用了這一系列的解決方案后,我們不再羨慕和向往那些所謂大公司的專業性,其實中小公司的專業性和職業素養更勝一籌,這也將會是一個最流行的模式。我要為這一個目標好好加油,先在自己公司做起。
非常開心聽邵靜說她的一個觸動點在于:當他聽主持人說七零后后的人要向九零后的人學習他們的思維,同時九零后的人也要學習七零后的思維方式;所以她覺得我們不能固囿于或者說局限于自己的思維方式,而是要用對方期待的思維邏輯方式去跟對方相處及交流,這樣才可以更有效。
也聽到雪寧說:讓他聽到綠葉的李莉老師講到那人力資源部門就只能做服務和支持的部門,我們就不能去做更高價值的事情嗎?不,我們不能定義為服務支持部門,要去做更有價值的事情。雪寧也是這樣想,當有這樣的想法的時候,就是事情要發生改變的時候啦。
好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