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能否做出正確的決定,這取決于我們能否擁有預測未來的基本能力。
2011年,一群來自賓夕法尼亞大學和加州大學的心理學家、統計學家和政治學家,借著政府資助的機會研究能否把普通人培養成更好的預測者。
這一團隊把該項目稱為“良好的判斷力計劃”簡稱GJP。
2.他們招募了各種人參加一個在線預測課程學習,教給他們預測未來的不同方法。兩年后,GJP團隊發布了他們的研究成果:哪怕只給參與者提供很簡短的培訓,就能夠提高他們預測的準確性。而且更令人吃驚的是,有一種旨在培養人們的概率思維的課程,對提高人們的預測能力有顯著的效果。
GJP的概率思維課程引導參與者不去預測將會發生什么,而是思考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這門課程教他們把未來想象成一系列可能出現的結果。每一種結果發生的可能性都是不同的。
比如你說你打算來參加有書的知檢大會,那么你需要弄清楚你去的可能性是51%,還是90%。這關乎你是否購買門票。GJP的概率思維課程目標是,讓人們學會如何把直覺變成統計估值。
它的核心觀點是:未來不是一個結果,而是多個不同可能性,最終實現的是其中一個。
人們可以把可能出現的不同結果放在一起,預測哪一個結果更能實現。
概率思維其實就是把多元的、相互矛盾的結果放在一起思考,并估計他們的可能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