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增長黑客》這本書,很多方法都值得創業公司學習,今天談談對公司廣告營銷的影響。廣告行業傳統的做法,廣告主提出廣告需求,由策劃代理公司幫助做營銷策略、創意產出。再到相應的內容制做,比如視頻拍攝,再到媒介代理,最后是找媒體合作。是一個很長的流程以及不可控制。現在越來越多的公司采用增長黑客的方法,小步快跑,在不確定性當中實驗出一條可增長的路。用一個形象的比喻為,以往的廣告是大家閉著眼睛憋幾個月靠直覺賭命,現在的廣告則更適宜于睜著眼睛看著數字持續賭。
我們可以看到無論是滴滴與快車、餓了嗎與新美大的補貼大戰,還是近期迅速崛起的Luckin咖啡,它們的增長中,品牌廣告都僅作為輔助手段,而采用了增長黑客的應用內的數字營銷,以及精心設計的裂變機制,才是可驗證性更強的核心動力
還有,Martech是這個數字化趨勢里,具有代表性的一類新技術。Martech這個詞實際上從2015年才被第一次提出,卻已在近兩年內受到了廣泛認可. Martech是包含Adtech的存在,講究的是品牌主自己將營銷和數字化與經營進行深度結合,利用綜合數字化手段實現增長。 與之相比,以往的Adtech更多是“外功”,面向消費者,有可以出街的創意和預算就可以做了,這是4A公司們的武器。Martech則更多的是“內功”,關系到企業數字化轉型和商業轉型,需要整體解決方案.
這個大趨勢再具體來說,就是創業公司的品牌越來越需要把營銷思維滲透到經營的多個環節,并進行數字化的經營,而不是把業務和廣告分成兩部分去看了。
隨著營銷方式的不同,帶來的是以往與廣告公司合作的模式也走到了頭,公司內部的增長部門逐漸取代了過去的廣告公司 ,畢竟只有自己才更了解自己公司內部的整體營銷策略。
就在今年4月,世界上最大的甲方--寶潔,在連續降低廣告預算后,在今年更進一步,宣布成立了自己的廣告公司。寶潔將把多個互為競爭對手的廣告公司高層,集結在一起來專項服務自己。雖然能夠這么做的,也只有寶潔這樣擁有極高話語權的超級甲方。但這件事依然是對傳統“AOR”的代理公司模式的一次巨大挑戰。而這么做的核心訴求,就是為了提升效率,同時讓過程和結果更透明可控。
除此之外,我們還看到越來越多的刷屏案例,直接來源于品牌的大市場部。營銷和廣告策略端的人才,不再局限于在廣告業發展,而越來越多地就職于甲方公司挑起大梁。他們在公司內部制定好策略,只把創意執行和媒介放在外面了。很多互聯網公司的爆款案例,甚至創意和執行都直接從市場部完成。 比如連續刷屏的網易考拉市場部H5。
以互聯網公司為代表的增長黑客的營銷環境下,閉著眼磨策略的大賭,是抵不過睜著眼睛看著數據的持續小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