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舞蹈 | 舞蹈藝術的視覺節奏

? ? ? 舞蹈從來都是和音樂相生相伴,舞蹈藝術的視覺節奏更是如此。《男城女》這部現代舞劇,在開篇序中,就以節奏鼓點分明的音樂搭配舞者持續晃動的舞姿,以此來展現一幅正在構筑的城市畫面,一個充滿活力的城市形象。

? ? ? 與此同時,不少舞蹈評論家也指出舞蹈藝術的視覺節奏與聽覺節奏在發生學意義上具有同一性,這一說法正好由人類學家通過對原始民族遺留的歷史文化考察所證明。由于“手勢語”早于“聲音語”,就意味著舞蹈的產生不會晚于音樂,正如古籍中寫到的“手之舞之,足之蹈之”,由足的頓踏而產生的音響節奏來為舞蹈數拍子。《博巴森跟》一部反應史實的舞蹈,正好展現了踏地為節的內涵,其典型的隊形男女舞者搭肩搖擺,便是通過反復節律的足下動作為整個舞蹈做伴奏的。

? ? ? ? “節奏”作為“運動”的必然屬性,亦能通過視覺來獲得,大部分自娛性舞蹈都能反映出視覺的節奏感,如民間繞圈起舞的鍋莊舞,動作簡明,重復性強,節奏鮮明,依靠時長來使舞者感受到最純摯的情感,釋放最原始的情思。格羅塞認為“自娛舞蹈的審美性就在于,激烈的動作少,規則的動作多,節奏是一個有規則的重復單位,這種節奏的享樂無疑是人類最原始的追求”。去除了激勵動作會帶給人疲憊的負面影響,聯袂踏歌雖然限制了人們的雙手,但自由的雙腳卻可盡情歡蹦,為舞者帶來巨大的生理舒適感和心理沖擊感。

? ? ? 另一方面,舞蹈藝術的視覺節奏感還能通過舞者身體在運動的力度,速度,幅度和向度來進一步表現出來。比如很多舞蹈作品中就常在快音樂節奏中展現慢動作,以此表現一種“緊拉慢唱”的反差。常見得還有在連續不斷的舞蹈動作中采取間斷的手法,以動襯靜的方式凸顯視覺節奏。如桃李杯的作品《太極》,空靈的音樂給人以寧靜,舞者干凈利落的動作更是讓人享受到視聽合一的靜。?

? ? ? 最后,通過離舞臺較遠的角度觀察舞蹈,還能發現一種宏觀的視覺節奏,即通過整個舞臺中隊形的調度,人數的增減來營造一種獨特的視覺節奏。這種舞臺修飾手法通常運用在具有故事情節的舞劇中,用以連貫情節的發展,把握故事的節奏。著名的芭蕾舞劇《天鵝湖》就是這樣一個鮮明代表,其中不乏獨舞,雙人舞,群舞等片段,它們均是通過舞臺上人數的變化,進而推進了整個舞劇的節奏發展。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