坐忘不執

“顏回曰:回益也。仲尼曰:何謂也?曰:回忘仁義矣。曰:可矣,尤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也。曰:何謂也?曰:回忘禮樂矣!曰:可矣,尤未也。他日復見,曰:回益矣!曰:何謂也?曰:回坐忘矣。仲尼蹴然曰:何謂坐忘?顏回曰:墮肢體,黜聰明,離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謂坐忘。仲尼曰:同則無好也,化則無常也。而果其賢乎!丘也請從而后也。”

顏回顏子淵,素以忠厚內向、虛心好學、敬長尊師而著稱于世,加之當少正卯與孔子爭奪弟子使孔門“三盈三虛”之際,唯其一人從未離丘半步,遂被孔子譽為生平最得意之弟子。自漢朝被世人列為孔圣七十二賢徒之首后,唐宋元明諸多圣主更屢屢為其追加謚號以尊其賢,加之現今山東多地祭孔時仍獨以顏回配享,輔之聰慧子路戲之而后悔、善辯子貢坦言不及回等等有出處之記,堅實奠定了其在孔門中一人之下之崇高地位。據記,孔子聞其死后,慟對魯哀公曰:“今也則亡,未聞好學者也”,更使我等多見一斑。

文首處之引言,乃顏回與孔子的幾段對話,因文字頗多不能一一轉引,遂此處將前因話頭及其中概意贅述道來,有欲求甚解者自行查閱參悟便是。

對話起由是:有名孟孫才者,其母死后該人“哭泣無涕、中心不戚、居喪不哀”,行為悖理悖情,卻因為善于處理喪事而名貫齊魯,顏回因其有名無實不得其解遂求教于師。孔子聽后,盛贊其人“不知所以生,不知所以死,不為就先,不知就后”(了生死,無時間)、已入“寥天一”(類佛教之涅磐與菩提)之得道境界后,又用意而子與許由(上古兩位隱士,許由更因堯帝因其賢而讓位不受著名)的一段對白向顏回進階開啟。顏回聽后,頓感生悟,便說“我進步了,因為我忘記(放下)了仁義”,孔子評道“不錯,但還不完全,才剛剛入門啊”;數日再見,顏回再說“我覺悟了,因為我忘記(放下)了禮樂”,孔子之評卻仍如上次;再數日后見,顏回此次說“我悟道了,因為我坐忘了”。這次孔子動作大異往常,“蹴然”,一下子就跪直了身子問“什么是坐忘啊?”顏回回答說“沒有了肢體,沒有了妄念,無形無智,與天地合而為一,是為坐忘。”孔子回答說“知同則無善惡無好壞,明化則知變化了無常,你要是到了這種境界,我也要以你為師了。”概是如此。

記得之前數篇諏文中都曾屢屢提及,中國古老哲學的道、釋、儒三家均是以黃老為根,原為一生、出而為三,形變而神同,以這短短幾句對白為例,雖有以偏概全之嫌,但也堪算是個明證了。乍一看,上面引述之文字即是孔顏之對,當是出自儒家之孔孟經典,可卻著實不然。此孔顏之對乃出自道家三經之一的?南華經?之?內篇---大宗師?一章,為莊子所述。喜歡國學的朋友應該都有印象,儒之孟子批判墨子、楊子之處頗多,然卻從未抨擊過莊子,而因其文中屢有引述莊子之詞句,則莊子后于孟子之說便不能成立,可見正宗儒道之連;反過來,孟子著中鮮有提到孔子之處,可莊子文中卻屢有轉記孔子言行,更見道儒之通;道家之莊子此處引述儒家孔顏對語,其中顏回過了三關,而禪宗之“過三關”亦與之有同,之中可見道、釋、儒三家之通;佛家有三種“坐化”,其第三種坐化即為此文中之“坐忘”,加之佛家常言之“無常”更是借用莊子之言于此處,推究佛經傳入的歷史年代即是證明,可見之前謬語“禪宗將佛教思想與中國古老道家哲學契合默契”之語亦不算虛言。

好,知道了前因后果,我們便不再多敘閑言,轉至我們今天的主題“坐忘不執”上來。

私以為,我們從事的金融市場投資投機,從交易操作的層面來說,就是一個“坐忘”的過程,而且何止“三關”!當然,減法的前提是先要有物,所以之前的加法自是絕不可少。因此,每個人首先要根據自己的實際累積進行客觀評估,然后再談加減之道,否,則謬大也。在加法還沒有完成的時候絕對不要妄談減法,而當加法做到了一定程度之時,減法應是其必然后續之行。愚鈍如我的經歷就是佐證。加法的階段用去了十幾年的時間,減法也只是最近幾年的事情。憶往昔,從用技術分析粗淺原理手工制圖的1992年,一路到道氏理論、日本蠟燭圖、江恩理論、艾略特波浪理論、隨機漫步理論、海龜法則、時間空間理論、經濟學原理、價值投資理論、市場操作學、市場行為學、心理學、統計學、反向理論、反射理論、系統操作理論、能量轉化理論、混沌理論,等等等等,不一而足。那十數年的加法,著實是哪一個“艱辛”二字了得,好在因為喜愛,始終艱辛而快樂著。當知識和實踐累積到了一定的階段,揚棄反倒是自然而然開始的,還當真沒有絲毫的刻意。當然,我離那“坐忘”的境界是差了何止十萬八千里的,諸君從我這“揚棄”二字就可見一斑了。可相對于“揚棄”二字,我對自己的經歷感覺用那佛家的“無相、無念、無住”來形容之間的過程和感受,則還要更加貼切一些。正式建立自己的投資理念和交易體系之后,減法的過程就開始展開。之后,逐漸忘記了那數不勝數的中西兩計的時間窗口,忘記了精而又卻的波浪計數,忘記了一個個學習、自創、統計、交易實際驗證過的近百個技術指標,忘記了市場心理和行為中復雜的綜合換算,忘記了正反、能量、隨機、和那所謂的最高秩序,忘記了好多好多,但卻仍然不能是全部。現在,市場上實際事件的發生還在,經濟數據和官方言論還在,K線和和均線還在,人家顏回是過了三關,我,起碼還有三關待過,可見本性之愚鈍不及。不過,這里和大家分享的是,忘記,感覺并不是完全忘掉了,而是放下了、無住了、不執了。有如三豐之授太極與無忌,無忌并非忘記了所有的招式,而是不執于招術的具體形式和固有連接,融匯而貫通,方得圓轉而無滯。以此論來,查老必我輩中人也。

有同好來言,問:先生是道教中人么?即便相熟的一些朋友也認定如此,在此簡以作答。我哪里敢稱作什么道教中人,拋開宗教,即便是哲學體系,我也不知將自己如何歸類。如,我既重道家之體,又重法家之執,既好禪宗公案,又喜儒家禮義,稱作家不是專業,稱雜家又只閱中不通西,就算笑稱坐家都稱不上,因為常常外出走動,整個一個四方不是、八方不象。但個人卻感覺甚好,因總覺有開放心靈者,方可兼容并蓄,唯蓄而少留、留而無住就是了,至于不留的境界還可望不可求。火星老弟留言轉圣賢言道:夫道不欲雜,雜則多,多則擾,擾則憂,憂而不救。聲聲在耳,前途漫漫,我還有太多的東西,需要忘記,需要放下,何止“三關”!諸君呢?

三歷擱筆于20090930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莊 子 之 樂 石瓢著 目錄 前言 第一章 稚子之樂:...
    my石瓢閱讀 4,130評論 3 35
  • 【韓喜文2017.11.17星期五】 好展館讓天下沒有賣不出去的產品 好展館讓天下沒有不能傳承的文化 日精...
    韓喜文閱讀 186評論 0 0
  • 奶白色的玻璃杯里,苦咖啡冒著熱氣,呆呆的沉默許久,若有所思,卻終無所得。 不知道夜的黑暗教我懂得了什么,也不知道獨...
    一頁凝眸閱讀 198評論 0 0
  • 2017.4.17 晨起感恩 累計101 真心感恩大恩上師及諸佛菩薩的護佑和加持,感恩上師傳授佛法,就像一盞明...
    鵲曾閱讀 275評論 0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