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刷微博時,看到這樣一個新聞。一位女兒寫給奮戰在新疆反恐一線基層派出所工作的警察爸爸一封道歉信,道歉的原因是爸爸沒有履行約定帶她去北京參加演出,女兒任性地向爸爸發了脾氣,可是事后感到了深深的愧疚,于是寫下了讓所有看過信的警察都淚奔的道歉信。她說,“我是一個警察孩子,我能從自己做起的是不能給你添亂,增添負擔。”
我理解這個小女孩的感受,但卻不能完全感同身受。因為我的父母曾經都是軍人,媽媽的兵齡比較短,爸爸則是當了十幾年兵。媽媽在生我以前就已經退伍了,而爸爸在我五六歲的時候,脫下了軍裝。所以我知道,軍人和警察的孩子是不能時常見到爸爸的,但是又因為爸爸退伍退得比較早,我又不能完全體會到這是一種什么樣的心情。
媽媽懷著我的時候身體非常不好,所以在懷孕期間非常的辛苦,爸爸竭盡所能照顧媽媽 ,也很想能第一時間看到我的出生。可軍人的時間從來都不是屬于他自己的,而是屬于國家,屬于他的使命。在預產期來臨之前,爸爸接到上級命令要出發完成一個任務 ,上級為了讓爸爸放心,特意派了一個排的戰士,隨時待命為媽媽輸血。
在我出生三天以后,爸爸才完成任務回到了家,在那三天里媽媽說我不吃不喝,沒有任何反應,可就在爸爸回來的那一天,我居然開始嚎啕大哭。也許,我是在等待缺席的爸爸,沉默不語,只是為了讓爸爸看到我活蹦亂跳的樣子。
小時候,爸爸媽媽的部隊在新疆,我和媽媽住在烏魯木齊,爸爸則在吐魯番工作。期間,我跟隨媽媽到了吐魯番爸爸工作的地方,和他住了一段時間。隨后不久,爸爸暫時完成了在吐魯番的工作,回到了烏魯木齊,當天晚上,我做出了讓爸爸媽媽匪夷所思的行為。隨著太陽一點一點的落下,我看著眼前的這個男人,絲毫沒有離開我們家的意思,不禁開始嚎啕大哭,口齒不清地哭喊著:回你的涂路環(吐魯番)去!由于我哭鬧的實在太厲害,爸爸沒有辦法,只能去了隔壁戰友的家里,等媽媽把我哄睡著了,才又回到家。
媽媽在回憶這件事情的時候總是會納悶,為什么在吐魯番的時候,我很安靜,沒有說這樣的話,可一到了烏魯木齊,就那樣的排斥爸爸,她分析說,雖然我那時候很小,但是也能分清楚吐魯番是爸爸的陣地,而烏魯木齊則是我和媽媽的地盤。由于長久的見不到爸爸,年幼的我覺得爸爸是個陌生人,所以才會把爸爸趕出家門。
關于爸爸的記憶是在步入初中以后。小時候爸爸隨時出任務,見不到,回到地方爸爸早出晚歸也很少見到他,童年時期里有關爸爸的記憶少之又少,只能翻以前的相冊,聽媽媽講爸爸的故事。
二十年來,我的生活,從沒有真正意義的離開過部隊。爸爸當兵的時候,我住在軍隊大院里,等爸爸轉業,我們回到了地方上,家里仍然到處是軍隊的影子。家里的被子是軍被,褥子是部隊的,爸爸的牙缸印著中國武警,早些年我們的毛巾也是軍用的(現在存量不多,用的少了),媽媽做飯穿的擋油煙的外套是軍裝,隔離油煙的帽子是迷彩帽,爸爸冬天穿的軍大衣,還有他預備養老穿的軍靴,我曾在寒冬穿過,又大又沉,從鞋底到鞋幫是厚厚的防寒毛,走起路來的聲音像打鼓。今年暑假由于家鄉遭遇水災,爸媽的部隊在爸爸的提議下來到家鄉救災,爸爸由此從老戰友那弄來了幾套新款夏季迷彩衣,有一套女士的讓我和媽媽換著穿。
雖然如此,但實際上,卻離部隊很遠很遠,讓我切實感覺到軍人孩子感覺的,是在去年暑假。去年中國南方由于持續降雨形成了洪澇災害,我家鄉所在的縣城,也不幸成為了災區。爸爸跟老部隊聯系,請求上級派部隊來支援,爸爸雖然離開了部隊,但他的心,始終是在部隊里的,在老部隊來到家鄉之后,我們一家便趕了回去。災情不嚴重,在部隊撤離之前正好趕上了八一建軍節,那天晚上,舉辦了軍民聯合匯演,家鄉的所有退伍老兵要集體演出一首大合唱,里面有我的爸爸,媽媽,還有我的叔叔。
晚會開始之前,我們所有的部隊家屬,坐在了最前面,那是我第一次感覺到了軍人家屬的榮耀。當所有的老兵按照隊列走上舞臺,踏步走,轉體,立正,生疏地做著當年無比熟悉的動作,時光在他們的身上刻下了深深的烙印,幾乎讓人認不出他們曾經是一群當兵的人,背不再挺,步伐不再干脆有力,頭發染上了白霜,臉上寫滿了歲月,他們,裝載在軍裝里的青春,一去不復返了。
當老兵們洪亮的歌聲響起,在那一句句軍歌里,我聽到了他們的過去,那一刻,他們似乎回到了身著戎裝的時光,他們在那些稚嫩的小兵面前,在家屬面前,在鄉人面前,引吭高歌著屬于他們的崢嶸歲月,那最光榮的人生履歷。
我的心在蓬勃地跳動,我想站起來,我想高聲告訴所有人,站在那臺上的一群老兵里,有我的爸爸,媽媽,親叔叔,你們看呀,我是他們的孩子,我是軍人的孩子!看到了嗎,那個表演口琴獨奏的男人,他穿著印有“中國武警”的體恤,在夜幕下吹著十五的月亮的男人,那是我的爸爸呀,我是他的女兒!我無法做任何動作來表達我的心情,只能熱淚盈眶地錄下臺上的親人。在此之前,沒有這么強烈的自豪感,我是軍人的孩子!
軍嫂,警嫂,是強悍又溫柔的女人,她們用單薄柔弱的肩膀扛起一個家,她們是有丈夫的人,但更像是偽單親媽媽,選擇了這個身份,就選擇了把自己的青春也獻給國家,操持著家長里短,思念著堅守崗位的丈夫,紅著眼眶安慰丈夫守好“大家”。
軍人的孩子,警察的孩子,從小就知道父親為祖國效力,只能在偷來的時光里去觸摸父愛。他們的孩子,從出生就開始學著承受離別,學著承受思念,學著要堅強;他們的孩子,也渴望父親的陪伴,父親的教導,父親的慈愛。可是他們的孩子,從小就懂得了,他的父親不止屬于他和媽媽,他的父親首先屬于國家;他們從小就懂得了,父親是個偉大的人,父親在保衛國家,是他一生追逐的偶像。
軍人,警察,把自己的一腔熱血和大好年華奉獻給國家,無愧祖國,無愧人民,唯獨有愧于妻兒,然而,沒有人來守護祖國人民,又有誰來保衛家中妻兒呢?身為軍人的孩子,我感到無上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