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自己定個小目標,比如:堅持寫作30天。
做這個決定時,正好在看一本《自控力》的書,“10周課程結構”,我剛看完第一個課程,迎來第一份作業:選擇一個意志力挑戰。關注好報有1年了,看到第9期寫作群報名時,突然眼前一亮,心里有一個聲音:就是這個時候了!下一個決定也許就是要有這樣一種儀式感,仿佛對即將到來的行動起到了一層鋪墊作用,冥冥之中自有因果關系。
說起寫作,除了學生時代的作文、日記、周記、論文,我又想起了那個QQ橫行的年代,那時候寫空間日志還是一種潮流。或記錄生活點滴的,或分享心靈雞湯的,或排憂解悶發牢騷吐槽的…酸的苦的甜的辣的通通都發到空間上,我讀你的故事,你看我的情懷,現在想來,還挺有意思。但不知從何時起,那群寫日志的人消失了,寫文章好像變的是一件奢侈的事情。也許,這跟快節奏的生活有關,什么都講究速成。寫作是一件慢活,得細細跟自己磨,思想轉換為文字表達,需要花功夫。于是,發狀態的人多了,寫文章的人少了;看電影的人多了,寫影評的人少了;讀書的人多了,做筆記的人少了;旅行的人多了,寫游記的人少了…盡管很多人知道,讀書寫作是件好事情。
再往前一點,那時候流行交筆友。我慶幸也算經歷了書信時代,在手機電腦還不普遍的時候。家里還留著父母年輕時的通信,泛黃的紙,密密麻麻的字,滿滿的溫情。到了我那個時代,信紙已變得五花八門,那會兒最開心的就是買各種好看的信紙,最好還帶一點香氣,滿心歡喜地寫給朋友。收信也是最開心的,讀完之后立刻動筆回信,有時候好幾頁說不完的話,太美好了!
然而時代的發展,也帶走了一些東西。重新提筆寫作,也是回歸一片寧靜。聽自己最真實的聲音,寫最自然的狀態,悟最簡單的人生道理。而且,我還不是一個人,這么一大群熱愛寫作的人混跡在同一個圈子,互相品讀,互相切磋,互相鼓勵,這已然是超越文字的精神狀態。
于我,記下這篇文章起,便開始了我的旅程。希望我的經歷不會變成快消品,隨著時間流逝而蒸發,重新拾起筆,記下所聽所感,不過一場生活~當遇到振奮人心的事情時,我也能洋洋灑灑記下人生一刻,而非心情洶涌澎湃,嘴里卻只蹦出個“666”。也許在人生中的哪一天,我可以這樣理直氣壯地說出這句臺詞:“我有文章,你有酒嗎?”讀著自己寫的文字,也會熱淚盈眶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