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了《金字塔原理》,讓我的邏輯思考能力得到了很大的加強。
每一層次的思想觀點必須是對低一層次思想觀點的概括——各種思想觀點縱向相關(疑問/問答)
每一組的思想觀點必須屬于同一范疇且必須符合邏輯順序——各種思想觀點橫向相關(演繹/歸納)
本書的四個部分包含寫作邏輯、思考邏輯、解決問題的邏輯、演示的邏輯,我覺得寫作和演示知識溝通范疇的不同形式而已,解決問題是思考的具體應用,所以我覺得本書可以直接分成兩部分內容:獨立思考邏輯和互動溝通邏輯。
首先,講講互動溝通的邏輯。金字塔狀的表達形式是我們每個人最容易接受和理解的形式,所以使用金字塔狀的表達邏輯是高效的、必要的。那么,表達的金字塔邏輯應該如何構建呢?
概括總結為:1、提煉中心思想:把結論寫在前面;2、分類組織材料:找到某種內在關系組織你的材料,如果需要理解的內容超過7個概念時就需要建立樹狀層次以降低理解難度;3、疑問回答溝通:先讓讀者認可你的設問,然后快速提供回答,節約讀者思考時間。
不過對于信息的歸納總結如何做到相互獨立、完全窮盡,這個可能需要更具體去思考,初學者如何做到分類的信息相互獨立、完全窮盡的?這個能力可能需要有一定的知識儲備量、信息占有量、分析經驗等。
另外,我們平時常用的溝通和寫作方式還是從下到上為主!也就是平時我們應用歸納總結的方法更多些。從上而下的思考結構,需要平時去學習去套用前輩們總結好的結構,慢慢積累,表達的時候才能出口成章。
其次,是獨立思考的邏輯。要應用時間、結構、程度等邏輯順序,來概括行動性思想、描述性思想。進而來幫助分析問題,同時界定問題的序列分析法,也可以通過結構化的分析方法,建立邏輯樹,得出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