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觀的面對其實很容易。既然是客觀總是會有客觀的因素和環境逼著你去面對。之前做的單子出問題了。不愿意面對客戶的糾纏。
有一個單子出問題了。因為客戶工作很忙的關系,所以的設計需要改動的房間細節是和業主當時的工長在溝通,許多問題并不是直接和業主交代而后來工長確實是沒按照之前約定的方式修改。最后和業主確定圖紙的時候她也決定的很干脆,沒有說有問題的地方。我犯錯了,業主給了我信任,但是我并沒有全程跟蹤單子的狀態更新。
我沒有那么多時間和精力只服務一個客戶,因為我要適應的市場的需求。我錯在和客戶直面溝通,而是通過不需要完全負責任的第三人間接溝通。在溝通的時候,應該要留下溝通痕跡,該有的措施沒有采取。
單子出問題的時候我正好請假不在公司,我推給了經理幫我解決。因為我不知道怎么面對這些錯誤,客戶的態度很激動。我也很煩躁,一直認為,這些錯都不在我。是我不愿意承認是我自己的錯,不是方案錯了,是我處理事情的態度錯了。
很多時候都會因為對環境和生活狀態的不滿意想要逃避,遇到困難的時候也總是想要躲起來。以為逃開,不想面對的都會消失,有些問題確實可以被解決。因為我的逃避只是自己放棄了解決問題的權利,問題一直都在,是別人幫我處理了問題。我把自己的麻煩推卸給別人。
我知道,這是沒有擔當的直接表現,許多時候,現實就是這樣尖銳。因為害怕,焦慮,這些消極的負面情緒選擇了走在現實的陰影里,強迫自己不去想這些問題,以為這些是不開心的根源。
困難產生了就已經面對了,選擇很重要,是解決還是逃避?
做事的時候會埋下一些問題的種子,有些問題可以提前預見,有些問題應該做好隨時解決的的準備。
自我洞見需要勇氣,剖析問題才可以有成長的空間。適應社會的生存,保持內心的靜養。慶山說,靜通萬物。先養心。
做好心理準備再去生活。面對自己不是洪水猛獸,只是盤涅的過程,想成長就要付出代價,正確看待代價的價值。不要浪費所有苦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