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為文化載體,書劇何分高下

我第一次意識到看書會誤事是在高中時,課程枯燥乏味,又沒有手機平板這些消遣,看書就是唯一的娛樂。當時沉迷水滸傳不能自拔,而且是那種完整版的,半文半白。那本水滸傳我讀到什么程度呢?考試答完題,交卷前的無聊時間我會在草紙上默寫一百單八將。經常招來監考老師的注意,以為我在打小抄。而最直接的結果就是被家長罵的不能自理。

水滸傳這種大厚本實在是不可能拿到學校的,在學校的日子多數是在看雜志。兵器知識與看天下是我的最愛,還有世界軍事這種小薄本。經常一個月攢一桌閣,效果也是顯而易見的,成績急轉直下并且沉寂了將近兩年,直到快高考的前幾個月才有好轉。

現在想想,雖然當時確實在看書,但是真的是耽誤時間,誤了正事。現在因為手機電腦平板太普及了,大家開始看劇看電影看綜藝。而媒體又經常發一些中國人不讀書的報道,所以有些人就覺得比起看劇,看書還是要高大上一些。但實際上,看書不一定學到什么,看劇也不一定就一無是處。關鍵是能否平衡工作與休息,以及是否真的對自己有幫助。

作為一個老書蟲,雖然有kindle在手但是仍然偏愛實體書。而且遇見打折的書總要買幾本放在那。在家的時候常常覺得看劇是浪費時間,而讀書則是開卷有益。不過越來越覺得,看一些好劇真的是受益匪淺。個人比較喜歡的大明王朝1566,大秦帝國,我的團長我的團等幾部經典電視劇,看完之后真是如醍醐灌頂一般。對歷史,對人心都有啟發。尤其優秀的演員可以把一個角色演活,能讓你更好的理解這個角色,這些都是看書得不到的體驗。

寫這些東西一方面是自己最近看書看劇的體會,另一方面也是覺得現在有些人把看書這種很平常的事抬的太高。認為自己是個讀書的人似乎就高人一等。事實上,那些去書店擺姿勢拍照的人還不如老老實實在家看劇或者去逛街,至少不會打擾那些真的在看書的人。我想看書的初衷應該是希望自己能有所收獲,而不是把大好的時光浪費掉。我在看書的過程中有一種感覺就是,讀進去之后心里會很平靜,仿佛進入了書中所描繪的世界。在這么個快節奏的社會中,想讓自己心情平靜下來真的是很難得的一件事。然而若是帶著一種炫耀自己的態度去讀書,基本上是沒什么意義的。何況現在有些書是在是浪費紙張,各種軟文矯情文,以及夠不著地的玄幻小說,讀這些書真的是浪費時間。

人是要進步的,時代不同文化的載體也就不同。過去唯一能獲取知識的也就是讀書了,然而現在有了影視作品,文化就多了一種載體。有人能寫出好書就有人能寫出好劇本,只要能從中獲得啟發,看什么并不重要。開卷有益不在于開卷,而在于有益。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