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波《思維的樂趣》讀后
在內容能變現的時代,很多人以“知識分子”自居,這和王小波所處的時代不一樣了,那時候是“沉默的大多數”“有知識是會被批判的”。不過,順著他探討知識分子素養和職責的思路,可以鑒別形形色色的內容產品中,哪些是真知識,哪些是偽知識。王小波眼中的知識分子應該是什么樣的?
1、學習是一種快樂,不是受苦
一個人倘若需要從思想中得到快樂,那么他的第一個欲望就是學習。
追求智慧與利益無干,這是一種興趣。
2、多樣—新奇—有趣
在生活的其他方面,某種程度的單調、機械是必須忍受的,但是思想決不能包括在內。胡思亂想并不有趣,有趣是有道理而且新奇。在我們生活的這個世界上,最大的不幸就是有些人完全拒絕新奇。
我認為低智、偏執、思想貧乏是最大的邪惡。
3、獨立
人既然活著,就有權不保證他思想的連續性,到死方休。
假設我相信上帝(其實我是不信的),并且正在為善惡不分而苦惱,我就會請求上帝讓我聰明到足以明辨是非的程度,而絕不會請他讓我愚蠢到讓人家給我灌輸善惡標準的程度。假若上帝要我負起灌輸的任務,我就要請求他讓我在此項任何下地獄中做一選擇,并且我堅定不移的決心是:選擇后者。
不斷地學習和追求,這可是人生在世最有趣的事啊,要把這件趣事從生活中去掉,倒不如把我給閹了……你有種美好的信念,我很尊重,但要硬塞給我,我就不那么樂意。
4、少做價值判斷
對一位知識分子來說,成為思維的精英,比成為道德精英更為重要。
中國知識分子關注社會的倫理道德,經常赤膊上陣,論說是非;而外國的知識分子則是以科學為基點,關注人類的未來,就是討論道德問題,也是以理性為基礎來討論。
我國知識分子在討論社會問題時,常說的一件事就是別人太無知。還有一個愛說的話題就是別人“格調低下”。知識分子的批判火力對兩類人最為猛烈:一類是在校學生,尤其是中學生;另一類是踩著地雷斷了腿的同類。
中國現代知識分子既不像遠古的中國知識分子(如孔孟、楊朱、墨子)那樣建立道德體系,也不像現代歐美知識分子跨價值觀地立論(價值中立)。最愛干的事是拿著已有的道德體系說別人。
5、理性
如果我們討論社會問題,就講硬道理:有什么事,我知道,別人還不知道;或者有什么復雜的問題,我想通了,別人想不通。
赤裸裸地談利害,就接近于理智。
理智是倫理的第一準則,理由是:它是一切知識分子的生命線。
有關理性,它的關鍵是:凡不可信的東西就不信。從理性和樂觀兩樣東西里選擇理性頗不容易。理性就像貞操,失去了就不會再有;只要碰上了開心的事,樂觀還會回來的。
6、堅定
真理直率無比,堅硬無比,但凡有一點柔順,也算不了真理。
人在做兩種不同性質的事,一類如棋手,成敗由他的最壞狀態決定,也就是說,一局里只要犯了錯誤就完了。還有一類如發明家,只要有一天狀態好,做成了發明,就成功了,在此之前犯多少次糊涂都可以。
7、創新
人類歷史上任何一種天才的發現都不是金錢直接作用的結果。金錢、權力,這在現世是最重要的東西,是人類生活的一面,但還有另一面。說到天才的發現,我們就要談到天才、靈感、福至心靈、靈機一動等等,絕不會說它們是某些人有了錢,升了官,一高興想出來的。我要說的是:沉默地思索,是人類生活的另外一面。
現在在中國,文學不是一種超越現世、超越人類的事業。
在中國做知識分子,有一種傳統的模式,可能是孔孟,也可能是程朱傳下來的,那就是自己先去做個循規蹈矩的人,做出了模樣,做出了樂趣,再去管別人。如此一種學堂開辦數千年來,總是同一些知識在其中循環,并未產生一種面向未來、超越人類的文化。
說到知識分子的職責,我認為還有一種傳統可循:那就是面向未來,取得成就。古往今來的一切大智者無不是這樣做的。
8、不濫用文字
寫作的人是文化的締造者,文化的影響直至千秋萬代——可惜現在我說不出這種影響是怎樣的。好在有種東西見效很快,它的力量又沒有人敢于懷疑:知識分子還可以做蠱惑宣傳,這可是種厲害東西……
蠱惑宣傳必定可以給一些人帶來快感。當然,這種快感肯定是種虛妄的東西,沒有任何現實的基礎。這道理很簡單,要想獲得現實的快樂,總要有物質基礎,嘴說是說不出來的。最簡單的做法是煽動一種仇恨,鼓勵大家去仇恨一些人、殘害一些人,比如宣傳狹隘的民族情緒,這可以迎合人們野蠻的劣根性。煽動仇恨、殺戮,乃至滅絕外民族,都不要花費什么。煽動家們只能用這種方法給大家提供現實的快樂,因為這是唯一可行的方法。
9、誠信
知識分子的道德準則應以誠信為根本。
10、科學的素質
除了學習科學已有的內容,還要學習它所有、我們所無的素質。我現在不學科學了,但我始終在學習這些素質。這就是說,人要愛平等、愛自由,人類開創的一切事業中,科學最有成就,就是因為有這兩樣做根基。就個人而言,沒有這兩樣東西,不僅談不上成就,而且會活得像一只豬。比這還重要的只有一樣,就是要愛智慧。
當我們認真地評價藝術時,所用的標準和科學上的標準有共通之處,那就是不依據現世的利害得失,只論其對不對(科學)、美不美(藝術)。此種標準我稱為智慧的標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