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緣際會,遇到了做動畫的夫妻。聊天之間,發覺彼此臭味相投,不喜應酬、直來直往、需求明確,而且,都是寶藏青年。
四十歲的年紀,在行業中幾乎都開始思考轉型,但礙于家庭和社會責任,不大會沖昏頭的辭職創業;在公司里面維持著領導的身份,眼耳鼻口都在尋找下一步的機會。
早教行業做校長的弟弟謝S:在JX,早教+線下的圈子已經太多競爭,一間早教中心維持營收打平,其實已經算運營有方。「沒有利潤,怎么還繼續呢?」我問。他給出了其實大家都很為難但不好說破的答案:「離開,損失更多,畢竟前期投入還沒回收;經營下去,至少,老師們還有飯吃。」16年離開創業至今,他也開始積極觀察轉型機會(收納師)。
討論了幾件事:
1. 未來5年+兩岸形勢不明,選擇什么方向?
2. 內地超高速的發展,有什么個人能經驗的產業帶回TW?
3. 這些,在未來5-10年是否容易被高資金、人才群的陸資取代?需要哪些核心技能?
關于創業,樊登讀書講的《低風險創業》、《讓大象飛》、《共享經濟》,確實幫助很大,值得多次研讀。
推薦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