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老人與海》讀后感

前幾天在簡書里看到別人寫的精讀《老人與海》的這本書,里面說到“硬漢”性格。我就立馬翻出我一年前買的《老人與海》這本書看了一會,深深的被吸引住了。看完之后我不禁思緒萬千,我的心早已隨著這書飄到那波濤洶涌的大海

《老人與海》是一部中篇小說故事情節很簡單,主角是一位叫圣地亞哥的老漁夫,配角是一個叫馬諾林的小孩。這位風燭殘年的漁夫一連84天都沒有釣到一條魚,幾乎都快餓死了;平時幫他忙的男孩也不跟他出海了,孩子的父母說著老頭“倒了血霉”。但他仍然不肯認輸,而充滿著奮斗的精神,終于在第八十五天釣到了一條身長18呎,體重1500磅的大馬林魚。大魚拖住船往大海走,但老人依然死拉不放,即使沒有水,沒有食物,沒有武器,沒有助手,而且左手又抽筋,他也絲毫不灰心。經過兩天兩夜之后,他終于殺死大魚,把它拴在船邊。但許多小鯊立刻前來搶奪她的戰利品;他一一殺死它們,到最后只剩下一支折斷的舵柄作為武器。結果大魚仍難逃被吃光的命運,最終,老人筋疲力竭地拖回一副魚骨頭。他會回到家躺在床上,治好從夢中去尋回那往日美好的歲月,以忘卻殘酷的現實。

老漁夫雖然老了,倒霉,失敗,但他仍舊堅持努力,而能在失敗的風度上贏得勝利。這部小說表現了一種奮斗的人生觀,即使面對的是不可征服的大自然,人仍然可以得到精神上的勝利。也許結果是失敗的,但在奮斗的過程中,我們可以看到一個人如何成為一個頂天立地的大丈夫。

永不放棄,生命才會精彩。

人不是為失敗而生的,一個人可以被毀滅,但不能被打敗。

在現實生活中,碰到困難是難免的,最重要的是要勇敢面對,有堅持不懈的精神,從失敗中吸取教訓。回想自己,每當碰到一點點困難就不耐煩,當失敗時就好比瀉了氣的皮球。

黑格爾在《美學》一書中所述,“悲劇行動的真正內容,是有存在于人的愿望之中的一些實體性的、自身合理的力量所提供的。這些力量決定悲劇人物追求的各種目的。”

最后,它是一個巨大而深刻的象征結構的故事,在海明威筆下,海邊漁村這片小小的天地是一個冰清玉潔般的世界,這里的人們過著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相互有愛的生活,他們的日子盡管艱難,卻閃爍這真正的人文主義的光輝。海明威塑造的圣地亞哥是一個完美崇高的人的象征,而小孩馬諾林則代表這個人的青少年是具有勞動者崇高精神力量的人物。作為普通人,在漫長而艱難的生活道路上,他有成功的喜悅,也有失敗的痛苦,甚至也難免有垂頭喪氣的時候,但他最終把自己的本質力量凝聚起來,迸發出那種無畏的用勇氣和奮斗精神。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