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薛兆豐
刊載:得到專欄《薛兆豐的北大經濟學課》
全文轉錄如下,僅供個人學習使用,特別地,對于部分內容做了解釋、跳鏈:
你好,今天我要給你講經濟學最基礎的一個概念:稀缺。
經濟學這棟大廈,應該建立在什么樣的基礎上才是最穩固的。前面我們討論過,“理性人”不能作為經濟學的最基本假設, 因為人不一定是理性的;“人性自私”也不是一個最基礎假設,因為人也不一定是自私的。
我們還有一個選擇,就是“稀缺”。
1.稀缺是一個基本事實
我們把經濟學建立在“稀缺”這個前提上,但稀缺并不是一個假設。因為只要我們活在世界上,就必須面對稀缺,稀缺是一個基本的事實。稀缺有兩個原因:
1)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
2)人的需求在不斷變化,不斷升級。
先說第一個原因,你想要的東西別人也想要。你有沒有這樣的經驗,你跑到商店里,找到自己最喜歡的商品,一看價格發現它是最高的。這說明什么?說明你喜歡的別人很可能也喜歡。
稀缺的另一個原因,是人的欲望是無限的。當人們只有野菜的時候他們想吃饅頭,有了饅頭,他們還要吃肉,還要喝酒。為了吃上一口肉,喝上一口酒,你就得消耗好多的饅頭。
有了饅頭,有了酒肉,人們還覺得不夠,他說還要欣賞藝術,這時候你就要用更多的饅頭,更多的酒肉去供養藝術家,讓他們給你拍電影、演話劇。
這時候人們說還不夠,還要去登山,滿足自我實現,這時候就會用上更多的資源。曾經有一位女登山家,她在登珠峰的時候,有一段路程用了直升機,本來挺省事的,用一段直升機似乎沒什么不好,結果同行紛紛指責她。因為她這樣登頂的話,就會稀釋了登頂的榮譽,人們要確保登頂的榮譽是稀缺的、很難實現的。
你看,這樣的一種需求,明明就是人刻意造出來的。你說人的需求會有滿足的一天嗎?不會有的。那種物質無限豐富,人類欲望得到充分滿足的日子,我相信是不會到來的。
2.稀缺的寬廣含義
稀缺的含義很廣,首先很容易理解的:稀缺是有形物質的稀缺。鐵是稀缺的,礦是稀缺的,水是稀缺的,木材是稀缺的,這比較容易理解。還有無形的資源,比如美好的景色,新鮮的空氣,這也是稀缺的,這也比較容易理解。
其實,時空也是稀缺的,有時候同一個航班,它在物理上提供的服務是一樣的,但在不同的時間點上,價格就差距很大。
地理位置也是稀缺的,很多人說土地是稀缺的,土地是有限的,我不同意這個看法。你坐在飛機上往下看,茫茫大地,你會發現土地是無限的。所有的大城市,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在地球儀上看,它只是一個針眼那么大。土地其實是無限的,但有許多城市,還要填海造地,這是為什么?不是因為土地稀缺,缺的是什么?缺的是位置。
信任也是稀缺的,不是隨便建立起來的。同學為什么重要?因為同學決定了你將來社交的圈子,工作的層次。許多人讀書,不是沖著教授來的,而是沖著同學去的,因為同學之間的信任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建立起來的。
經常聽有人批評現代生活,說現代人培養了許多不必要的需求。真有不必要的需求嗎?你看看,哪怕是最簡單的一支鉛筆,它上面就有不同的顏色,不同的形狀,不同的印記。為了滿足人們對美的需求,這當中也消耗了大量的資源。
我還記得,很多年前我們剛開始使用去屑洗發水的時候,我就產生過這樣的一個想法,頭屑真的那么可惡嗎?我們真的要去掉頭屑嗎?還是賣洗發水的廣告商,刻意營造了一種需求?
當然可以說,這種需求是被營造出來的。但是一次一次使用以后,我們就覺得,沒有頭屑是個人清潔衛生的一個基本標準。我們今天的人,肯定要比20年前50年前100年前的人更干凈、更衛生、更悅目。
3.人的需求永無止境
每當說到稀缺的時候,就有同學跟我較真。他說,老師你說所有的商品都是稀缺的,但其實有些商品并不稀缺,人們要了以后就不會多要。比方闌尾炎的手術,人們做完一個,就不會要求再做一個。
當然,這同學說得對,闌尾炎手術和治病的藥我們不需要很多,只要把病治好就行了。但是,治同樣的病有不同手段,有些藥會帶來很大副作用,有些藥用起來特別舒服。在這個維度上面要進取的話,它消耗的資源就很多。
周其仁老師給我舉過一個有趣的例子:有兩種治療高血壓的藥,一種是國產的,一種是進口的,這兩種藥在療效上是完全一致的,唯一的不同,是國產藥吃了以后手會抖,進口藥吃了以后手不會抖。你要治的是高血壓,手抖與不抖有那么要緊嗎?當然要緊了,病人這時候就會選擇吃進口藥。為了研制一種吃了以后手不抖的藥,就得消耗好多好多資源,你說人的需求到底是有限的還是無限的?
當然,這是周老師非常有洞察力的一點。他說,人治病吃藥,大多數不是為了救命,而是為了減少痛苦。你想想看,從過去50年100年到今天,我們所知道的疾病數量是多了還是少了?是變多了很多。為什么多了那么多病呢?因為我們對健康的標準提得越來越高,我們越來越挑剔了。你說咱們的需求有止境嗎?
我還聽過一種說法:政府可以把全民的醫療費用包起來,不外乎多少多少錢。這種說法忽略了一個最根本的問題,就是人的需求其實是無限的。我經常說,一個普通人平時能吃三兩,到了自助餐廳,他就能吃一斤。當政府把所有醫療費用包起來以后,人的需求就不再是原來的需求了。
課堂小結
經濟學最基礎的那塊石頭,不是理性人假設,也不是人性自私的假設,而是稀缺這個基本的事實。稀缺有兩個原因,第一是你喜歡的東西別人也喜歡;第二是人的需求,其實是無限的。
課后思考
人們說,今天我們所生活的時代,一切都有機器人代勞了,什么東西機器人都會替我們去做,那么,在這樣的世界里,還會存在稀缺嗎?
歡迎你給我留言,我們下次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