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悟六中全會精神“黨史密碼”

 11月12日上午,中共中央舉行新聞發布會,介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指出全會最重要的成果是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黨的百年奮斗重大成就和歷史經驗的決議》。廣大黨員干部要在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中汲取奮進力量,用心用情用力學好百年黨史這門“必修課”,在新征程上譜寫時代新華章。

從百年黨史中悟“實”,做“起而行之”的實干家。翻開百年黨史,無數仁人志士為民族獨立、國家富強前仆后繼,在風雨飄搖時浴血奮戰,在一窮二白時奮發圖強,在改革開放時砥礪前行,成為我黨“百年實干”的真實寫照。廣大黨員干部要帶著感情學,持續深入學,以百年黨史為養料,培育植根于內心深處的“實干之芽”。要握緊時代“接力棒”,用好實干“動力源”,以能擔風雨的“鐵肩膀”,能謀實事的“腦瓜子”,推動各項工作開創新格局、成就新作為、展現新氣象。面對難啃的“硬骨頭”和手上的“燙山芋”,要努力克服消極應付、敷衍了事的錯誤思想,以“越是艱難越向前”的勇氣直面挑戰,讓“我想干、我能干、我會干”的信念占領思想高地。

從百年黨史中悟“闖”,做“攻城拔寨”的排頭兵。百年風雨兼程,百年初心不改。中國共產黨正是憑借著一股“初生牛犢不怕虎”的闖勁,在中華大地上掀起了驚天動地的革命浪潮。時代在進步,社會在發展,我們面臨的任務與挑戰也日益艱巨。遇到“正入萬山圈子里,一山放過一山攔”的困境,廣大黨員干部要以“不破樓蘭終不還”的魄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斗志,繼續保持一往無前的奮進姿態,敢于“打頭陣”,勇于“吃螃蟹”。在平時的工作和生活中,既要敢于試錯,想他人之不敢想,干他人之不敢干,在“山重水復疑無路”中闖出新路子,迎來“柳暗花明又一村”。也要堅持底線和原則,不能打著“闖勁”的幌子亂作為、瞎作為,表面上改革創新,實際上以權謀私,讓黨性失了色,讓初心蒙了塵。

從百年黨史中悟“勤”,做“不舍晝夜”的勤務員。經過百年間的辛勤付出,中國共產黨團結帶領全國各族人民,在百廢待興中建立了新中國,發展了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取得了萬眾矚目的偉大成就。“勤”是一種精神狀態,也是一種行為準則。對待紛繁復雜的工作任務,黨員干部要分清輕重緩急,做到重點突出,“大事”優先做,“小事”慢慢做。將前行路上的困難當作“墊腳石”,在千錘百煉、摸爬滾打中不斷提升自身素養和能力。要勤動嘴多跑腿,走出辦公室,走到基層中,到條件最艱苦的地方去,到人民最需要的地方去。在“走街串巷”中看見群眾疾苦,在“談天說地”中了解百姓訴求,掌握好第一手資料,勤勤懇懇為民謀福祉、辦好事。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