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清明,天氣真的一下子轉熱,很多人來不及適應,明明前兩天還穿著毛衣,今天卻換起單件衣服了。我也感嘆地球自轉公轉敏感得很,記得半個月七點便已昏黑一片,現在的傍晚七點,遠景依然清晰。時間和季節的變換看似無聲無息,實際上確是最殘酷的。
人到了大三,就不得不擔憂前景與去向,想來自己這么大了,只知道適應學校生活,但是一想起步入職場社會,還是覺得心有戚戚然,我母親有一天用腿踢了踢我的屁股:“你什么都不會,將來怎么搵食?”這話戳中了我心里最荒張的地方,是哩,我到底想做什么,又可以做什么?
清明假期看完的電視劇《未生》,還是對我很有啟發的,比如,當你發現自己什么也做不了的時候,就去鍛煉身體。于是無論課程怎樣緊張,多么疲累,還是愿意放自己一些自由,在紅綠相間的運動場上胡亂奔跑與幻想,直到脖子與后腦勺沁出汗水。
還有,不要畏懼挑戰。想來現在的許多擔憂,都是要尋找一些功利性的外在,但是失卻了未必對我有多大關系,因此只需在乎經營的過程盡力了便是,如果是那些自己真的很想獲得的,不妨先努力,當然,面對已經成長的自己,可以告訴自己,一定可以。過去心智尚未成熟,面對挑戰和緊接的結果,總是自卑而怯懦,如果依然擺脫不了一個膽小不自信的自己,但總歸明白一些道理:路是人走出來的。
當然,最讓我慌張的是,四季又四季,如白駒過隙,而我甚至找不到感嘆時間流逝的空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