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聽信別人“那很難”、“那不可能”。如果自己不去親自嘗試,沒人能代替你去過你想過的人生。
別讓那些條條框框禁錮你的生活,那些約定俗成的套路,也許就是為了被打破的。
自從我寫了一些考研和考公務員的干貨貼后,最近常有大學生留言給我,向我咨詢考研、考公務員、找工作…
我發(fā)現(xiàn),很多學弟學妹們似乎都面臨同一個問題,那就是別人告訴他(她),公務員不好考,考上的都是有門路的;別人告訴他(她),讀研究生沒出路,畢業(yè)了照樣找不到好工作;別人告訴他(她),這世界本就不公平,努力也沒用,你奮斗十年仍舊不可能和那些富三代官三代們坐在一起喝咖啡…
總之就是,別人告訴他們一些,聽起來很有道理但似乎又沒有確切依據(jù)的論斷。
這些論斷,讓年輕人又焦慮又迷茫。
有句話叫我的青春我做主。我做主的姿態(tài),決定了我始終是自己生活的主宰者、親身體驗者、最有發(fā)言權(quán)的人。然而現(xiàn)在很多年輕人卻自動放棄了自己的選擇權(quán)、體驗權(quán)和主宰權(quán),寧可活在別人的經(jīng)驗里,卻不曾自己去體驗一把,搏一搏。
我把這些別人告訴他們的所謂人生經(jīng)驗,稱為“二手經(jīng)驗”。而我要嚴肅認真的告訴這些學弟學妹們,趁著年輕,千萬別過二手的生活。
那些聽起來的金玉良言般的忠告,真的是正確的嗎?
有個學弟來問我,學姐,我聽人說考公務員特別黑,都是有背景的才能進去,一般人根本進不去,他們都勸我別白費力氣當炮灰了,你說這是真的嗎?
我以一個考過N年N地公務員考試,光面試成績單和入職通知就堆了厚厚一摞的公考過來人身份,語重心長、言辭懇切、有理有據(jù)地告訴你,考公務員這件事,真的是吃不到葡萄說葡萄酸…不信你看,說公考黑的,大部分的都是沒考上或壓根考都沒考過的。
僅從我自己參加過的十余次考試來說,面試那叫一個嚴格,這幾年每年公考申論考試都有出現(xiàn)考生沒做完申論跪著求老師別收卷的新聞,如果你曾親歷一次,就知道從監(jiān)考到流程,從技術(shù)到人工,公考絕不亞于高考的嚴格程度,甚至過猶不及。
至于你們認為可操作空間比較多的面試,這樣說吧,除非你家里有人“手可通天”,否則別以為你和個縣長兒子一起面試你就沒有勝算。生活里,我一出身農(nóng)門的同學照樣在公考面試中pk掉一高官子弟,而我自己在歷經(jīng)的數(shù)次面試中,完全的公開透明,從未發(fā)現(xiàn)任何一點人為操作的痕跡。
而那些提醒你不要去嘗試,給你灌輸他們的消極人生哲學觀的人,是什么心理呢?
有些人也許是出于善意,他們經(jīng)歷過人生的失敗,于是試圖拿自己的教訓觀照你的人生;
有些人也許是心存歹意,他們自己不曾擁有過的,當看到你嘗試去爭取時,總會習慣性的予以否定和打擊;
有些人也許是隨口一說,想起某年某月某人說起的某句,夾雜著自己的人生閱歷,添油加醋地做聊資,殊不知說說者無心,聽者有意。
所以,何苦活在別人的二手經(jīng)驗里,何不自己去印證你想走的人生?
沒讀研之前,我也曾聽別人說,研究生畢業(yè)不好就業(yè),特別是女孩學歷高了年紀大了更不好嫁人。
現(xiàn)在,我碩士畢業(yè),工作的起薪定級不必我自己提,單位給的自然的就比本科生高一級。
畢業(yè)那年我27,看似馬上進入剩女危險期,而僅僅一年后,我就結(jié)婚成家,夫家很滿意,覺得有個研究生的兒媳婦,以后孩子的教育都不用愁。
而那些說研究生不好就業(yè),耽誤結(jié)婚的人呢?大學畢業(yè)匆匆工作,匆匆結(jié)婚,雖有工作,但一眼就可望到職場天花板,雖有家室,但日子過得乏善可陳。
當年我放棄家鄉(xiāng)安逸的生活決定來北京時,不少人勸我“居大不易”,說大城市節(jié)奏太快消費太高空氣太差,不如留在家鄉(xiāng)寧做雞頭不做鳳尾。
現(xiàn)在,我在帝都生活雖不說風生水起但也順心如意,我能接觸到最前沿的時尚文化,最牛的各路大咖,最核心的優(yōu)勢資源。還有最新的電影,最新奇的沙龍、最小眾的展覽、最新款的化妝品、最好吃的米其林甜點…這些,相比家鄉(xiāng),在北京都更加唾手可得。
而當年提醒我寧做雞頭不做鳳尾的長輩們,每年回家過年,他們討論的仍舊是家長理短雞毛蒜皮,抱怨的是現(xiàn)在老家的道路比北京還堵,空氣比北京還差。
別人的經(jīng)驗始終是別人的,而路是要靠自己走出來的。你可以問路,但這條路是否真正指向你想去的方向,你不要用耳朵,而要用腳步去丈量。
所以,年輕人,拋開那些所謂的“二手經(jīng)驗”吧,別把你的大好青春過成“二手生活”。請你張開眼,邁開腿,親自去體驗,去嘗試,你才有可能真正去擁有,去收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