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寧汐染
提起十八歲,很多人大概都憧憬過。
潛意識里覺得十八歲好像是一道門檻,一道從小孩子踏入成年人的門檻。總覺得過了十八歲,自己就是個“大人”了,不少人為此而沾沾自喜。
小時候,總是想著快快長大,因為長大了就沒有煩躁的功課、父母的嘮叨和老師問不完的為什么。慢慢長大了,又想著回到小時候,不會為工作生計而奔波,多么無憂無慮。
人吶,就是這么矛盾。
我的十八歲是什么時候呢?
高三的那年冬天,下著雪的圣誕節(jié)。
那個時候書桌上是摞不完的試卷,手中是寫不完的習(xí)題,腦子里整日轉(zhuǎn)換著記不清的數(shù)學(xué)公式……這好像就是我的十八歲,黯淡無光的十八歲。
現(xiàn)如今偶爾和老友聊天會提起誰誰要過生日了,總是被嘲笑一番。因為我很少能記住生日日期。
“別人過生日你都不記時間,先買好東西給備著。”說完給我發(fā)了一個大白眼。
這話我竟無法辯駁,畢竟我理虧再先,轉(zhuǎn)念一想,我終究是準(zhǔn)備禮物了不是?我好歹是提前“精心”準(zhǔn)備的。緊接著又想起了從前……
小Z捧著臉頰說,她人生中收到的第一支口紅是在十八歲,閨蜜希望自己越來越漂亮。小Y說她曾收到過一雙高跟鞋,自己會越來越有女王范。小L說她收到的最滿意的一件禮物是漢服……提起禮物,我總有一種欲哭無淚的感覺。
別人的十八歲是口紅和高跟鞋的天地,而我的十八歲被書、試卷和各種零食占據(jù)。
可以這么說,其實每個女生都是吃貨。美味的蛋糕,帶著苦味的巧克力,微辣的薯片和鍋巴……這些都是令人難以抗拒的,所以零食就成了禮物中必不可少的,可是沒想到幾乎都是這。
我至今還記得同學(xué)看著我抱著零食回家的眼神——純粹是望白癡的眼神。雖然事后我不止一次的向抱怨過她們,但是我心中暖暖的。
因為她們在乎我、記得我的喜好。
……
時光慢慢悠悠而過,細(xì)細(xì)聆聽流年的低吟淺唱,那些緩緩走過的路及路上遇到的那些人,都在記憶的最深處。
你好,這里是寧汐染。
我有酒,請問你有故事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