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場,在演講和主持方面聽到的比較多,都屬于專業性非常強的領域。
其實在普通人的日常社交中也能用到,下面我們來看看如何提升控場能力。
共振——共情
面對交談的人,我們
會不自覺對不同的人做出調整,以配合對方的說話風格。
比如有的人說話很逗比,那么我們跟他們在一起時也會展示自己逗逼的一面,大家在一起就會有共同的話題了,而且對方會認為你是興趣相投的自己人。
引導——回歸自我
共情完以后,還是要回歸到自己的想法上來,比如朋友想辭職,我們要勸說她不要辭職。
在表示理解她的工作壓力大,經常加班,領導不好,工資不高后等等,吐槽歸吐槽,還是要回歸現實,咱們不能裸辭呀!該上班還得上班。
吸引力——有趣
如果你的表達非常枯燥無味的話,我想沒有人有耐心繼續聽下去。
我們可以控制聲音,動作,以及所說的內容來增添吸引力。
提示——暗示
在表達的內容當中,要讓對方相信自己,就少不了暗示的運用,比如說,曾經在某某電視臺工作過幾年,對主持的流程大概知曉一二。
主宰——目的
繞了一大圈,最終還是要繞回來的。我們前面做了那么多的鋪墊,不就是掌控話題主導,說自己想說的話嗎,讓對方能夠聽我們的話來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