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孫三歲和賈五歲半
#2021,送你一朵小紅花#
把這部溫暖治愈的電影分享給你,
送給2021年勇敢前行的你,
送給依舊積極生活的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文章有劇透,請自行選擇閱讀)?
《送你一朵小紅花》是在跨年夜上映的,但我是2號和女朋友,還有蘭大讀博的師弟吃完飯后一起去看的。我們去之前只看了評分是9.5,票房上映3天破了6億,然后就覺得數據很不錯,就抱著是不是真有那么好看的態度去的,劇情完全不知道。
電影的上半場:做完癌癥手術的帥小伙,癌癥治愈的活潑可愛的小姑娘,陪伴癌癥病人的家人,每個人似乎都挺“正常”。正常地在菜市場砍價的老媽,正常地雕蘿卜刻木頭的老爸,他們正常地用打賭的方式打趣兒子的情竇初開,正常地和員工玩游戲的會魔術的修車店老板,正常地在十八九歲叛逆、耍酷、不耐煩,和大多數年輕人一樣用打游戲來消耗掉迷茫、無趣又殘酷的青春。得病的人和病人的家屬都在竭盡全營造所有的“正常”,但一切都會“正常”嗎?
但當電影拉著我們一起撕開假裝“正常”---結痂的傷口去面對腐肉的時候,我們就眼淚開始一波接著一波,哭的稀里嘩啦了。
“大人才考慮傻不傻,小孩只考慮能不能變成真的。”
人生雖苦,但韋一航沒有一直苦下去。
因為他遇到了另一位與他一樣患病多年的女孩——馬小遠(劉浩存 飾)。
馬小遠開朗、樂觀,總是大大咧咧,她會帶著他去騎車、吃燒烤、喝汽水……
韋一航擔心地說“我媽說吃這些東西致癌”時,她反問:“你不已經有癌了嗎,春花秋月何時了,啤酒臟腰小燒烤,以毒攻毒。”
馬小遠知道韋一航有探險家的夢想,然后用搜到旅行達人的游記模擬各種他們不能親至的遠方,陪韋一航圓夢,讓他找回了活著的“存在感”。
冰庫+玩具企鵝,這就是他們去不了的南極。
工地上的沙堆+仙人球+下水道的味道,這大概就是撒哈拉沙漠的味道。
人工搖曳的椰子樹+小孩的泳池+椰果的碰撞聲,這大概就是冰爽清涼的夏威夷島上的海風吧。
還有頂樓中央空調出風口的風,大概是科迪羅拉大峽谷呼嘯而來的晚風吧。體育館廣場的噴泉,大概是喜馬拉雅的驟雨吧。
正常人眼里的傻事,他們玩的樂此不疲。此刻,他們是兩個沒有得病的孩子,正在實現“我要帶你走遍全世界”的諾言。兩個青春懵懂的生命,因為有了對彼此的牽掛,變得不再畏懼。他們堅信,只要擁有一朵“小紅花”,他們就能在某個未來相遇。
“上天就是這么不喜歡我,他只要一見我過得舒坦一點,它就立馬把我的生活調成困難模式。”
好像正如韋一航說的“上天就是這么不喜歡我,他只要一見我過得舒坦一點,它就立馬把我的生活調成困難模式。”,他遇到了馬小遠,她打開了他封閉的內心,很喪的他沒了,一切似乎真是朝“正常”地方向發展了,但是韋一航又暈倒了,診斷后說有復發的可能,這個剛堅強起來的韋一航又垮了,開始懷疑一切,?懷疑自己是個負擔,是個爸媽的拖累,是個等死的人,不應該幻想過正常地日子。
“我從五歲就大把大把吃藥,那會兒我就知道,活著就不是件容易的事。”
面對這個內心奔潰的男孩,馬小遠吼出了這句:“我從五歲就大把大把吃藥,那會兒我就知道,活著就不是件容易的事。”馬小遠還舉了聾啞外賣人和丟失了孫子的老奶奶為例,向韋一航論證:他們也很慘,但他們也很樂觀地生活,你并沒有比他們慘,你怎么一味嘰嘰歪歪?可是本質上是一種“比慘”的安慰,它并沒有在根本上回應韋一航心中的“怕”。因為愛,怕自己自己這個負擔拖累爸媽,怕他死了馬小遠心疼,怕家里人怎么去生活。
“你們這么不顧一切來救我的命,只會讓我覺得我是個負擔。”
韋一航看到爸爸(高亞麟 飾)偷偷地在周末開專車;他看到媽媽(朱媛媛 飾)每天為了兩毛三毛精打細算安排著生活;他看到家宴上奶奶為了給自己治病打算賣掉房子;他看到平日里五大三粗的父親在家宴上失聲痛哭……,他對父母的心疼與愧疚,讓他覺得自己是個累贅。
當韋一航偷偷去當試藥志愿者攢錢,為此跟父母起了沖突,韋一航終于情緒爆發了。他說,“我再不逃出去喘口氣,我還不如去死。”
在父母眼里,孩子就是一切。不擅長表達愛、也不太懂和孩子溝通的他們,總是默默扛下一切,用自己的方式為孩子付出著……
但,透不過氣的不止是自己,還有孩子本身。
當韋一航看著父母越來越辛苦,甚至要賣房為自己治病,他說:“我再不逃出去喘口氣,我還不如去死。”
爸爸一巴掌打在他臉上,隨后,自己也痛得嚎啕大哭。
就像是吳曉昧說的:你難,周圍的人更難。
你在任何時候,韋一航有什么不高興都可以隨心所欲地由著一張臉發泄出來。
可父母呢?
孩子活著的時候,他們要隱忍自己的情緒,安撫孩子的情緒,藏起自己的疲憊,照顧孩子的病痛,然后像什么事兒都沒發生一樣繼續支撐著這個家。
其實,死去,很簡單。
但那些被留在原地帶著悲傷繼續活下去的人,才是真的難。
或許,這就是韋一航一直不愿離開這個世界的原因。或許,這是他想離開這個世界的原因吧。?
最后呢,簡單探討一下:我們為什么害怕癌癥?
如果疼痛只發生在自己身上也就算了,家人不用為治療費用拼命工作、不用四處去借錢,錢花了病能好的話,好像也沒有那么可怕吧。
正如《我不是藥神》里說的,“這世上只有一種病,窮病”。金錢的確買不了健康,但是如果有充足的金錢,人們至少在面對疾病時更加坦然一點,不必為了醫療費用發愁,不必擔心因為疾病失去工作,不用擔心因病返貧……
人們恐懼疾病,因為他們絕大數情況只能靠自我救濟,雖然我們國家的制度救濟沒有缺席,但做得還是遠遠不夠。另外,希望大家每天抽時間鍛煉身體,定期體檢,為自己購買健康保險。
祝愿大家身體健康,遠離病魔。也希望大家力所能及幫助這些不幸的病人和他們的家庭,讓愛照亮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