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本非常著名的小說,多年前讀過,當時是覺得讀了一個很好的故事。為高加林的前途惋惜,為他失去巧珍這樣的好姑娘遺憾。這次重讀,我想我看到了不一樣的風采。開始理解為何這樣的故事能如此吸引人了。
這次的讀書筆記我想以人物為線索,聊聊我的一些感想。
1、高加林
做為主人公,他是一個有才華,有理想抱負,又有些自恃清高和執著的。在命運面前,顯然他是被動的。被動的接受上天給予他的,包括事業和愛情。同時他又是努力善于抓住機會的,無論是做人民教師還是做通訊員,在工作中他無疑是努力和出色的。無奈社會大環境的力量太強大,在那個時代面前,他是無奈和弱小的。都說人生是無數個選擇組成,什么樣的選擇就決定著有什么樣的人生。
第一次從教室的職位上被別人頂替下來回到農村,不服氣和委屈都有。從在家臥床頹廢,到賭氣的在田地里干活,再到受到愛情滋潤的平和。慢慢的也完成了一個角色轉換。只是人雖適應了生活,心理對未來的憧憬和對現實的不滿意還是從未停止的。只是當下擁有了美妙的愛情,倒也是能安心于當下。.
第一次的社會變化他選擇了踏踏實實的做一個農民,選擇了這個對他死心塌地又善良的姑娘巧珍。
第二次是從農村到縣里做通訊員,一個能夠施展他才華的機會。這樣機會他努力,幸福,全身有使不完的力氣和沖勁。在這樣的環境里,一方面在事業上讓他發揮的空間很大,對未來有無限的可能;另一方面社會地位也得到前所未有的提高,一個平臺一個身份,能徹底改變在別人眼中的看法。因此高加林的心理起了很大的變化,他開始覺得跟沒有文化的巧珍無法溝通,更多學識的黃亞萍更適合做他的伴侶。
第二次的社會變化他變的“事業有成”。選擇了跟身為農民的巧珍分手,跟城里姑娘黃亞萍談起了浪漫的戀愛。
第三次,他再次被打回農村。失去了事業,失去了城里的姑娘,更失去了比金子還珍貴的巧珍。哪怕到這個時候,高加林終于意識到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2、巧珍
這是一個執著又善良的姑娘,她美麗、主動、熱情。是個難得的好姑娘。只是這一次我覺得,高加林也許真的不是她的歸宿。哪怕她是的一個擁有金子般品質的女孩還有那般濃烈的愛情。兩個人的結合恐怕也是不合適的。他倆是兩個世界的人,她也無法走進高加林的世界。還是值得遺憾的吧,一個如此品質的女孩,值得更好的歸宿,馬栓雖然不錯,可終究還是太“庸俗”了點。
3、德順爺爺
這是我最喜歡的一個人物。一個人的智慧跟學問是無關的。短短幾次對話,都充分顯示出一個老人的智慧。他能看明白什么才是最重要的。撥開所用名利,他能看清事物的本質。
他在失去愛人之后選擇單身一輩子,他說,娶個不稱心的老婆,就像喝涼水一樣,寡淡無味,他還說只要他還活著,靈轉就一直活著他的心里。高加林失意的時候,他心疼的寬慰,高加林得意的時候,他著急的說:“歸根結底,你是咱土地里長出來的一棵苗,你的根應該扎在咱土地里啊!你現在是個豆芽菜!根上一點土也沒有了,輕飄飄的,不知你上天呀還是入地呀。你苦了巧珍,到頭來也是把你自己害了。”一言以蔽之,他總看清楚事物的本質。到最后高加林重回農村,德順爺爺說:現在生活一天天往好變,咱農村后的前程大著呢,屈不了你的才!娃娃,你不要灰心!一個男子漢,不怕跌跤,就怕跌到了不往起怕,那就變成個死狗了.......只是失去的金子巧珍是再也尋不回了。
最早看《人生》的時候,覺得是一部悲劇。現在看來不全然。高加林之后的人生會怎樣,無人得知。在年輕的時候,如此的大起大落,不是一件壞事情。他該明白更多的道理:在高處莫得意,在地處莫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