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虛擬仿真技術不斷進步,應用虛擬仿真技術開展實驗教學成為實驗教學領域的熱點話題。大量科技公司紛紛布局虛擬仿真教育產品,推出各個行業的應用型教育產品。同時,隨著教育部推行“國家級虛擬仿真實驗教學中心”評選活動,新一輪的實驗室建設競賽已經打響。現階段,每一個已評國家級實驗教學示范中心的院校,都積極備戰國家級虛擬仿真中心;而各個表現突出的省級實驗教學中心也積極布局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希望借助此次東風把實驗教學中心建設推上更高層次。
顯然,理想與現實是有差距的。虛擬仿真教育產品明顯是“雷聲大,雨點小”,并沒有幾個院校在此領域開拓了非常有效的工作,即使是那些評上國家級的中心。全國上下“一窩蜂”涌去的格局很明顯。這必然引發我們思考,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開發怎么了?作者結合工作實踐,提幾點看法。
從問題方面分析。
首先,導向問題。這個問題看似簡單,卻往往是在實踐中忽視的,某些主任或院長往往一會“頂層設計”,一會“摸著石頭過河”,搞不清虛擬仿真實驗項目開發到底為了什么,為什么做。教育部明確指出虛擬仿真中心建設原則是——虛實結合、相互補充、能實不虛,我個人看法是實是核心,虛是補充。實踐中,為了炫科技、搞架式、要面子,往往不結合實踐情況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開展。作者認為,誰合適開展:除了教育部要求的“涉及高危或極端的環境,不可及或不可逆的操作,高成本、高消耗、大型或綜合訓練等情況”開展虛擬仿真教學,我覺得985、211院校,經費充足的情況下不應該輕易開展虛擬仿真,因為他們財大氣粗,實際開展是能夠做到的。相反,對于“老少邊窮”的地區,由于教育經費不足,地方落后,倒是開展虛擬仿真教學的適宜區域。開展虛擬仿真一定是以教學效果為導向,綜合性的才開發,否則開發就是浪費,對于調酒、滴試管這類基礎型動作,必須以實際動手為考核要求。同時,虛擬仿真由于投資大,管理費用高,必須綜合考慮多功能用途,不能僅服務少部分學生情況,所以一般虛擬仿真教育產品都是一個綜合性平臺。
其次,內容問題。內容開發始終是虛擬仿真教學產品開發的“雞肋”。在早期,虛擬仿真項目開發一般是實驗室技術人員本身擁有技術或懂技術的情況下,定向開發的虛擬仿真產品,其圍繞具體教學目標是非常明顯的。隨著國家級虛擬仿真中心的號召,越來越多的科技公司加入開發行業,也造成越來越多的虛擬仿真教育產品走向“死胡同”——搞技術的不懂教育規律,而搞教育的不懂虛擬仿真技術,兩方的信息越來越不對稱。
第三,管理問題。如何有效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這逐漸成為各實驗中心的頭疼問題,當然,這也是一個機遇。由于虛擬仿真實驗教學裝備一般涉及多種技術結合,虛擬仿真技術、互聯網技術、管理平臺等方面方面,具備一定的門檻。對這類型的教學管理、設備管理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從對策方面分析。
合理定位。開發虛擬仿真教學項目,需要統籌分析各實驗課程教學需求,在客觀、合理定位情況下,適當超前定位,開展虛擬仿真實驗教學項目開發。
內容分析。在獨立開發情況下,積極探索一套適合教學產品開發的模式,供廣大教師參考。如果在合作開發情況下,應積極與供應商探討技術層面問題,確定何種技術能有效推動虛擬仿真技術應用和教學內容開展。目前,虛擬仿真教學中,往往存在,以虛擬仿真技術引導的教學,弱化了教學本身定位,成為為虛擬而虛擬。
隊伍建設。虛擬仿真技術正成為更新實驗教學隊伍的一個機遇。越來越多的實驗教師主動參與培訓,在走出去的同時,也可以積極引進來,把實驗教學隊伍轉型機遇放在技術提升的狀態下。
組織領導。虛擬仿真技術是新技術,需要學校職能部門、學院大力支持,從改變大學教學效果、展示方式等方面綜合考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