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從資質魯鈍的傻小子到絕世高手,再到人人敬仰的大俠,郭靖的逆襲之路簡直就是江湖奇跡,一直是人民群眾熱衷的話題。
郭大俠要是出本《大俠是怎樣練成的》,肯定洛陽紙貴,江湖子弟人手一本,絕不會亞于今天的《高考狀元經驗談》。
郭靖成長的過程中,自然也是遇到了一些貴人相助的。
可以想象江湖中有多少人對郭靖的成功經驗津津樂道,就像現在的家長紛紛討論,高考狀元報過啥班?。坑猩秾W習訣竅???哪位老師教出來的啊?
讓我們看看郭靖的成長之路遇到過哪些對他很重要的人。
第一個走到觀眾眼前的是黃蓉。
根據江湖定律“每一個成功的大俠背后都有一個或幾個女俠相伴”,郭靖雖然呆頭呆腦也不例外,先成為金刀駙馬,后又得到了黃蓉青睞。沒有聰明絕頂的黃蓉幫助,郭靖早就掛在什么鬼門龍王、參仙老怪這種二流角色手里。
黃蓉的問題是小處聰明,真正遇到大事卻不及郭靖。蒙古軍攻擊襄陽時,黃蓉念頭便是腳底抹油溜之大吉:“當真危急之際,咱們還有小紅馬可賴。天下事原也憂不得這許多”。
金庸自己說的明白,“郭靖大節把持的住,小事上需要黃蓉推動”。
此外是江南七怪與洪七公,郭靖武功的來源。倘若沒有七怪鍥(一)而(根)不(筋)舍(地)追尋到蒙古,郭靖這傻小子只能一輩子在草原放羊啃沙子了。七怪是郭靖武功打根基的入門師父,郭靖從他們手中好歹算是小學畢業了。
但七怪畢竟未臻一流高手之境,若是沒能奇遇洪七公,得到這位江湖第一大武術學院丐幫特級教師的點撥,郭靖做大俠是別想了,蹩腳大蝦倒還可能。
問題是,黃蓉、洪七公都是郭靖闖蕩江湖后遇到的貴人,那么郭靖為什么能夠得到他們的青睞?性格刁鉆古怪的黃蓉為什么會喜歡他?生性懶散從不收徒弟的洪七公為什么會授他武林絕學? 郭靖身上必然有著他們所欣賞的閃光點。
答案在另外一個人身上,一個對郭靖的成長極為關鍵,卻最容易被讀者忽視的人,那就是郭靖的母親——李萍。
二
許多人對李萍沒啥印象,因為她出場的時間實在不多而且零零碎碎。
小說開端李萍實在是個再普通不過的鄉下農婦,每日里操勞家務,照顧丈夫,養養雞鴨。然而自從改變中國歷史的“丘處機路過牛家村事件”后,李萍的命運就被徹底改變了。
完顏洪烈,這位“只因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的大金國六王爺,見色起意,奪了楊鐵心妻子,順帶累的郭嘯天家破人亡,李萍從此踏上流亡之路。
讓我們整理下分析分析李萍這個人,為什么說她對郭靖的成長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首先,李萍有驚人的意志和生命力。被段天德挾持到北方后,遭遇亂兵沖擊,患難流離之際生下郭靖:
她雪地產子,本來非死不可,但一見到孩子,竟不知如何的生出一股力氣,掙扎著爬起,躲入沙丘旁的一個淺坑中以蔽風寒,眼瞧嬰兒,想起亡夫,不禁悲喜交集?!竽酗L沙如刀,她只求不刮到孩兒臉上,自己卻是絲毫不以為苦。
作為一個江南女子,孤身一人攜帶幼子,在遠離故土的大漠苦寒之地,她這樣生存了下來:
她在水草旁用樹枝搭了一所茅屋,畜養牲口,又將羊毛紡條織氈,與牧人交換糧食?!跐u繁,生計也過得好些了,又都學會了蒙古話。
郭靖生在這樣的單親家庭,自然受到母親這種吃苦耐勞的精神影響。
想想郭靖武功還在練級階段時,雖然屢屢被人追著揍,但從不氣餒退縮,練武功也是絕不怕吃苦,“向來人家練一日,他練十天”。李萍對他的影響可見一斑。
三
如果說吃苦耐勞還算是許多勞動人民的優良作風,那么李萍擁有的其他一些品質真是難能可貴了。
幼年郭靖勇救哲別,被術赤鞭打威逼險些喪命,看看李萍知道后是怎樣說的:
哲別死里逃生,更得投明主,十分高興,躺在草地上休息,等李萍從市集回來,說明經過。李萍見兒子頭上臉上鞭痕累累,好不心疼,但聽哲別說起兒子的剛強俠義,便道:“好孩子,為人該當如此?!?/p>
威武不能屈是也。
這時候的郭靖,所接受的所有教育都來自李萍。他年紀雖小,已頗具俠者風范。哲別與成吉思汗也是看重幼年郭靖這一點,才攜郭靖至軍中,有了后來的際遇。
郭靖被成吉思汗招為金刀駙馬,換做常人早已喜出望外奔走相告了,看看李萍的表現:
酒宴過后,郭靖忙去稟告母親。李萍沉吟良久。命他將江南六怪請來,說知此事……把亡夫昔年與義弟楊鐵心指腹為婚之事說了,最后道:“大汗招我兒為婿,自是十分榮耀之事。不過倘若楊叔叔遺下了一個女孩,我不守約言,他日九泉之下,怎有臉去見我丈夫和楊叔叔?”
不忘亡夫昔日與人約定,重信然諾,富貴不能移是也。再想想楊康之母,那位明知不妥卻仍嫁給完顏洪烈的包惜弱,只能呵呵了。
四
李萍雖然沒什么文化,但她心思機敏,察言觀色,猜測到成吉思汗要對他們不利,終于拆破錦囊密令,不經意間挽救了宋王朝,但同時也給自己帶來了不測之禍。
成吉思汗拿郭靖母親姓名威逼他助其滅宋,李萍舍生取義的最后一幕。這是她對郭靖的最后一番話,最是令人動容:
從郭靖懷中取出那柄匕首,指著柄上“郭靖”兩字,說道:“丘道長給你取名郭靖,給楊叔父的孩子取名楊康,你可知是什么意思?”郭靖道:“丘道長是叫我們不可忘了靖康之恥?!?/p>
李萍道:“是啊。楊家那孩子認賊作父,落得個身敗名裂,那也不用多說了,只可惜楊叔父一世豪杰,身后子孫卻法污了他的英名?!眹@了口氣,又道:“想我當年忍辱蒙垢,在北國苦寒之地將你養大,所為何來?難道為的是要養大一個賣國奸賊,好叫你父在黃泉之下痛心疾首么?”郭靖叫了聲:“媽!”眼淚從面頰上流了下來。
李萍的最后這番話,對郭靖而言無疑是刻骨銘心的。從容赴死之際,她接著對兒子叮囑了這樣最后幾句話:
李萍又道:“人生百年,轉眼即過,生死又有甚么大不了?只要一生行事無愧于心,也就不枉了在這人世走一遭。若是別人負了我們,也不必念他過惡。你記著我的話罷!”她凝目向郭靖望了良久,臉上神色極是溫柔,說道:“孩子,你好好照顧自己罷!”說著舉起匕首割斷他手上繩索,隨即轉過劍尖,刺入自己胸膛。
慷慨成仁易,從容就義難。
若干年后,郭靖站立襄陽城頭保境安民,抗擊蒙古大軍,抬首北望之時,定會記起母親的目光與話語吧。
五
李萍不會武功但有俠士之風,不讀詩書卻具孟母之德。她是普通人,但擁有了不起的人格,從為人處世到家國天下,她都有著正的不能再正的三觀。
心地善良,胸懷寬大,意志堅定,心如止水,富貴不能淫,威武不能屈。
仁義禮智信,五者皆備!她給了郭靖生命,更給了他奠定一生基礎的品格,給了他一個光明的底子。倘若郭靖沒有他閃光的人格魅力,他不會擁有黃蓉,不會被洪七公青睞,更不會成為俠之大者。
縱觀金庸小說,武功高手數不勝數,大俠也著實不少,但說到以江湖人而擔天下安危之責,知其不可為而為之,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僅郭靖一人而已。
郭大俠的背后,李萍的言傳身教功不可沒,她對郭靖的培養,堪稱單身母親的典范。
雪地誕麟兒,素心如松柏。
半點不負人,無愧天地間?!钇粿曾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