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喜歡《蔡康永的說話之道》里面的一段話:
5歲覺得游泳難,放棄游泳,到18歲遇到一個你喜歡的人約你去游泳,你只好說“我不會耶”。18歲覺得英文難,放棄英文,28歲出現一個很棒但要會英文的工作,你只好說“我不會耶”。
你看,在人生的前期,你嫌麻煩不愿去為了后期的機遇做準備、打基礎,你一次次錯過了變得更好的機會,那么終究你也過錯了你的人生。
9月10日教師節那天,阿里集團董事長也借著這個重要日子宣布明年將不再擔任董事局主席,而由CEO張勇接任。
這并非他心血來潮,而是做了長達十年的“準備計劃”,最終才有了此決定。一個企業的領導者自然是決定著一個企業未來的發展狀況, 所以他精心準備了很多年,這么多年的共事期間,他對接班人員做足了考量,最終選出了最適合企業發展壯大的人才。
可見,唯有在事前做好準備工作,才不至于有勇無謀,才是長久之道。
身邊常常會聽到這樣的話:
“剛剛老師提問我,我答不上來,沒想到去預習真是可惜了”
“沒想到總監今天會來聽會,表揚了筆記做的好的小張,我好久前的記錄都沒補,唉……”
……
或許你知道要怎么去做對你是好的,但是因為惰性或是僥幸心理你沒有去準備,造成的結果便是臨場失控、手足無措。
一個朋友老早就報名考駕證了,考科一前,教練在群里天天督促不要抱著僥幸心理,要多練幾套題,但是他不聽,考前一天馬馬虎虎的看了一套題,頭腦一熱就去考了,結果自然是為數不多的沒有考過的其中之一。
相反的,央視著名春晚主持人董卿在一次關于《中國詩詞大會》的訪談中就坦言:“世界上沒有捷徑可走,要做好主持人,就是準備準備再準備。”
在錄制詩詞大會期間,董卿每天都抽出專門時間,和出題老師一起把當天的題都過一遍;在臺下,她反復細看“百人團”中每個人的資料,跟其中很多人也有過單獨交流。
平日的她,也是喜歡品鑒詩詞的,也正是因為她在每次節目前做足了準備,理解了詩詞的韻味,對選手身上豐富的閃光點做足了功課,才能每次在適當之處,為節目畫上了點睛之筆。
當然,有一句話是說:“你要做的準備,是開始”。
這話固然不錯,但是準備是一種于細節之處入手的人生態度,當然,準備并不意味著萬無一失、十全十美,但是準備可以讓你輕松應對現實突如其來的萬千變化,也是你處事的基礎,亦是給你自信的源泉,至少讓你少些遺憾。
“火箭少女”組合的隊長yamy在參加《明日之子》節目做助演嘉賓時,最后的點評環節主持人何炅特別提到了yamy曾經是導師李宇春的伴舞之一,為了在舞臺上有可能被李宇春人畜,為了可以配得上自信的說:“我是李宇春的粉絲”,就是為了這很小的幾率,她在來節目之前就認真學習苦練了一段李宇春新專輯中的舞蹈。
后來,她也被李宇春認出來了。其實,很多人想,她大可不必提前練舞的,粉絲喜歡明星不一定非要證明,但是對于yamy來說,這一段準備卻是非常必要且值得的,因為她不想讓自己留有遺憾,正是因為這份準備,她自信又靦腆的大膽展示自己,也正是因為這個細節而讓更多的人更好的認識和贊賞到了那個努力又純粹的yamy。
如果你總想著臨時抱佛腳,不去為了自己所向往的事物努力準備的話,那么機會放在你眼前,想必你也抓不住。
學會提前做好準備的人,就比其他人多了一份自信,多了一種思路,更多了一條通往成功的路徑,也便是所謂的“捷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