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卻各有各的不幸。同樣,成績好的孩子家庭情況也相似,成績出現問題的孩子也有著不同的家長,不同的教育。分析總結成績好的學生家庭和家長的情況,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家長的情商都很高。
情商是指人在情緒,意志,耐受挫折等方面的品質。它由5各部分組成,了解自我,自我管理,自我激勵,識別他人的情緒,處理人際關系。
那么對于孩子家長的情商指的是什么呢?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 ?—
擺正家長的位置,家長是給予孩子生命的人,有義務撫養孩子到成年,但是沒有控制權,很多家長想要安排孩子的一生幸福,往往適得其反,家長要知道你只是參與到這個生命中,陪伴著孩子成長,而不是領導者,不能讓孩子事事聽從。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 ?—
情緒管理的問題。當孩子成績下降時,當孩子叛逆時,當孩子不再聽話時,家長表現出的情緒直接影響了孩子的成長。正所謂“一般的家長會發火,不發火的家長不一般”發火埋怨無濟于事,我們需要幫助孩子。前幾天在家長群里有一位特別成功的媽媽分享自己陪孩子度過初中三年的情況,孩子初一初二貪玩成績差,初三卻能逆襲考入最好的重點高中。之所以有這樣的“逆襲”我覺得一是家長對孩子從小正向的培養,孩子的是非觀很鮮明,即使她犯錯,她至少知道自己在犯錯。大白話這叫“懂事兒”。很多孩子的是非觀不鮮明,犯錯的時候根本沒有意識到自己在犯錯。還有一個最大的原因就是這個媽媽的情商不是一般高。舉個例子,當她知道孩子逃學去逛街被她發現后,她的處理方式真的很贊,也非一般家長能夠做到。一般的家長不是暴跳如雷,就是如臨世界末日,立刻給孩子貼上標簽“壞學生”“不聽話的孩子”“叛逆”“我的孩子怎么會變成這樣”。這些標簽不僅不能幫助孩子回歸正途,只會把孩子越推越遠。這個媽媽只是跟孩子求證,孩子承認后,家長只是說至少你沒有說謊,這很好,證明你的品質是好的。她當然也會擔心,也會焦慮,但她沒有把這種擔心焦慮發泄在孩子身上。孩子看到家長的態度也充分意識到自己的錯誤了,她不會再犯這樣的錯誤,因為她不能傷害愛她的媽媽。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 ?—
家長的自我提升,自我激勵。家庭教育的核心就是家長的自我提升,俗話說的好“根深方能葉茂”。我們在孩子身上看到的問題,其實是我們自身問題的投射。所以如果想要讓孩子健康成長,家長也要先自我提升。學習是一輩子的事情,有很多人真正進入學習是從走入社會才開始的。上學時學到的知識或是為了升學,或是為了考試。只有真正的想要學習的時候才能有所收獲。所以家長們都應該進一步學習如何當家長,不是隨心所欲。有效地溝通不是想說就說、想做就做,而是要考慮說什么、怎么說、什么時候說。很多家長容易犯的錯誤是想到什么說什么,不考慮時間和場合,沒有組織好語言,結果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效果,很多時候還會壞了事。這些都是需要學習和訓練的。
? ? ? ? ? ? ? ? ? ? ? ? ? ? ? ? ? ? ? ? ? ? — ?4 ?—
真正了解孩子的內心世界,識別孩子的情緒變化,拒絕嘮叨。特別與青少年溝通,交流方式很重要,如果自己或孩子今天情緒不好,應盡量避免直接交鋒;每天最多只選擇一件你對孩子不滿意地方來與孩子進行交流。如果接下來這天你看到孩子還有不令你滿意的地方,請管住你的嘴!過幾天再找個合適的時候跟孩子交流。一個青少年調研結果表明,家長的交流方式中最讓孩子討厭的是父母的嘮叨。雖然父母是出于好意,但嘮叨使人感覺“很煩”, 也是讓孩子不聽你話或發火的原因。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 ?—
正確處理親子關系,親子關系遠比成績重要,但很多家長會因為孩子的成績造成親子關系的破裂或疏離。交流最基本的基礎是運用同理心,即站在孩子的角度去看問題,不要以成人的標準要求孩子。很多家長比較喜歡用命令、要求式的,即我要你(孩子)某時某刻某地做這件事,孩子沒做,家長就來氣。這種方式使得孩子處于被動接受狀態。我們對孩子的一個行為想發火時,往往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比如,他拖拖拉拉,我們要遲到了,讓我很惱火。如果運用同理心,我們會站在孩子的角度,比如考慮到孩子的大腦發育還不成熟,考慮孩子的性格個性等等,我們也許可以預留更多的時間出來,不需要太趕。
總之,做家長的都需要修煉,孩子就像是家長的一個作品,如果自身修為不夠,技能不足,你作出的作品就不可能是好的,不要總是抱怨自己的作品為什么不夠好,那是因為你的“家長技術”不如別人好。科學證明,情商先天遺傳的因素很小,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家長們都繼續修煉情商,教育出智商情商雙高的寶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