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價越來越高,環(huán)境越來越糟,越來越吵的今天,生活在都市的你,是不是越來越渴望逃離的這紛擾,躲在一個青山碧水的地方,建一個小房子,有一個大院子呢?其實,很多年前,這樣的生活,我們就得到啦!
當然,那是我小時候,
那個房子矮矮的,房子主體下半截是藍色的磚,上半截是土坯,三間小房從中間隔開,兩間作為外間,按現(xiàn)在的說法,功能類似于今天的客廳。房子的最上面,是藍色的瓦頂。
外間沖門有一張大大的方桌子,沒有什么像樣的家具。只是還有幾個大缸,用來盛糧食。房子沒有吊頂,從梁的兩頭吊下來兩條繩子,搭個竹竿,兩頭放兩個籃子,一個籃子里放黃饅頭,一個籃子里放白饃饃。我們總是在半晌玩的滿頭大汗的跑回來,支個凳子,先過這頭,摸摸有沒有白的,如果沒有的話,再跑那頭,摸個黃的,管他是軟是硬,拿起來就啃,連一根菜都不用,照樣香甜。照樣不耽誤跟小伙伴們邊吃邊玩。
外間和里間厚厚的隔墻之間,除了門,還有一個很奇特的東西,就是一個二十厘米左右的洞,把里面和外面打通了,從我記事起,總是兩邊糊著畫,并看不出來是干嘛用的,有一次我問娘:"留這個干啥呀?"
娘說:“以前是為了省燈油,把一盞煤油燈放中間,就能連里邊帶外面都照亮了。”
所以我后來看到鑿壁偷光的故事時,就總是想起這個墻洞。
里間是臥室,靠里面一個大大的炕,占了屋子大多數(shù)的地方。一側也有一個洞,但是沒有透,我和哥哥的書老是放子里面,算是我們家的柜子吧!
炕的前面就是一排的煤火臺,冬天的時候,坐在炕上,正好踩在煤火臺上,煤火旺旺的,腳總是暖暖的。
對著炕的就是窗戶,這個窗戶也是下半截是玻璃的,上半截是糊的紙,就像電視里的格子窗。窗臺上放著一個鏡子,下面靠墻放著一個長長的凳子,就是類似沙發(fā)的功用的,哈哈。冬天,我總是跪在這個長凳上,趴在窗臺上,看窗戶上的冰花。感覺非常美,總覺得自己走進了那些冰花的森林里,走進了一個童話般的世界里。
院子里呢,靠墻總是靠著一些農具,我記得一幅畫,就是寧靜如水的月光下,一個這樣的房子,到現(xiàn)在卻分不清,那到底是一幅油畫,還是我記憶中這個房子了。
大大的院子也是小孩子的樂園,炎熱的夏天跑進來拿著大瓢咕咚咕咚的喝水,下雨后跑進水坑里趟水,雨停后滿院子的摳小洞找爬抓(蟬的幼蟲),或者是爬樹,捋槐花,榆錢,用微微發(fā)紅的椿排串個手鐲,把桐樹的花萼串起來當蛇玩,嚇唬人,或者在冬天下雪的時候滾雪球,堆雪人,在雪地寫字,即便是那卸了轱轆,靠在樹上的排子車,在風里吱吱響的聲音,都是很有趣的。
更何況還有一個最好玩的。爹那個時候出去爆玉米花,晚上回來的時候,一個長長的柳編的框子里縫隙中總是夾了一些回來,于是我們這些女孩子老是把框扣在地上使勁拍,米花掉下來再吃。男孩子更干脆,直接鉆進去摳,只留兩只腳在外面,有人使勁一推,柳框就滾起來,里面的人也跟著打轉,我們都哈哈笑起來,里面的人也不生氣也不出來,繼續(xù)霸占柳框。
童年已經遠去,那個院子,那個屋子,那些笑聲都已經遠去。現(xiàn)在的孩子,什么都不缺,可是,感覺他們的快樂,總不如那個時候來的自然而真切。不知道,他們長大后想起的童年會是怎樣的呢?
無戒寫作訓練營第三期第三天,學號27,李云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