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延不是因為不想做,而是不知道該怎么做,無從下手,難度太大就會導致逃避。因此y我給自己找了一個戰拖法。就是當我不想做某件事的時候,逼著自己說:我先做5分鐘,不管三七二十一,先在這件事情上投入5分鐘。神奇的事情是一旦你做了5分鐘之后,接下來的事情就變得自然而然。換句話說,事情好像也不是那么困難。(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這件事讓你覺得壓力很大而不得不做,就像deadline是最好的戰拖神器)
在一禮拜前的某一天接到了一個以前從未接觸的任務,做一次PM。一開始我甚至都不知道什么叫做PM,后來我知道了它叫項目經理。那項目經理主要干什么呢?簡單點說,就是協調資源,跟蹤進度,把握時間。原來我以為自己只是一個參與者,做分享在一群高手面前就是班門弄斧嘛。這次很突然的就成了領導者。知道了PM職能之后,心理覺得有些困難,但是好像又不是那么困難。不過既然接受了任務就要好好完成了。
首先要做的事就是選好這次活動的主題。自然而然這項任務就落到了我的頭上。于是狂補習,找資料,同時也覺得思考型的任務就應該找個安靜的地方,于是就能看到一個在圖書館看著手機然后在本子上寫寫畫畫的女生。其實感覺特別亂,然后是各種時間亂入。
既然是主題,就必須對資料有一個充分的了解。在看的過程中,自己也有了一些新的認識,也想了幾個主題。不過最終的主題是在自己和夾子姐兩個人的最終討論中確定下來的。這里也再一次證明了團隊力量的重要性。很多時候,一個人的思維能力都是有限的,在觀點不斷碰撞的時候,往往會產生一些絕佳的電子。該一個人的時候就一個人,該求助團隊力量的時候千萬不要自以為是。
不過這次自己能夠差不多一個人把整個流程過下來,還是應該感謝前幾次活動的清單化和流程化,有了規則,拿到任何一個人手里都能一步步去完成。
當然規則有了,執行過程中遇到的問題是不可預見的。比如這次對我來說最大的困難就是協調大家溝通的時間。大家都在工作,時不時就會遇到突發事件,不會像我這個學生黨這么空閑,所以一些需要商議的主題就只有一兩個人,導致最后不了了之。也因為這樣本來那些一次就可以討論就可以溝通完畢的事情不得不采用書面溝通。相比來說,這樣的成本會更大。但是當出現意外的時候,最不應該有的就是抱怨和不行動,解決問題才是最關鍵的。或者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應該提前預知可能出現的情況,做好應對的planB。
這一周花了挺多的時間在這個上面的,好在自己一直把它當做一件重要的事情,也比較上心。活動準備階段部分倒也是有驚無險。一直到周六的活動,每一次都會有新的收獲。(見《每一次走出舒適圈,都是一種幸運》)當然寫這篇文章的時候最后的總結階段還沒完全完工,因為又涉及到了他人的工作。所以啊,能掌控的只有自己,不過已經把能做的先做完了,這樣拿到別人的東西就能很快搞定了。這中間還是很感謝一旁協助指導我的人,尤其是幸福的那句“我覺得這些問題你心里已經有答案了,你告訴我你的答案我再根據它說我的想法”,因此這又在另一方面促使我去不斷地思考。
這次活動照常舉行,也沒有出現很大的差錯。對我而言,最大的收獲就是面對一件新的事情時不會再畏首畏尾了,先去做,做的過程中發現問題,然后想辦法去解決問題,利用身邊的人和資源。不去挑戰,不去嘗試,機會不會自動找上門來,你又怎么能知道自己的真正的心中所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