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還沒有弄清楚自己的問題之前,文中的代詞無論是我還是你,都當我在自言自語,我想搞清楚,我的思維是怎么來的,怎么運行,怎么散去。
“記憶它總是慢慢累積,在我心中無法抹去”,在我的記憶里,我曾經勤奮努力,成績對我來說輕而易舉,燦爛的一比,想要的分數都可以實現,但那段時光痛苦,參雜著自己娛樂自己。我每天把幾乎所有的時間花在學習上面,周六一旦有時間打球,我就會奮不顧身,打全天,晚上回到宿舍,如同醉酒,腿軟到無法站立。那時我還不會打球,卻常常誤以為可以輕松的投球進入籃筐里,每當我三步起跳才知道,現實多么乏力。我還沒有認識自己,不自量力,卻傲嬌得不能自已。
回憶過去,我深深地記得,伴著痛苦學習是什么滋味,現在的結果是,十幾年過去,曾經的知識點我深刻地記得,不曾忘記,就因為那段時光,過于刻骨,銘記在心,附帶著我記住了英語的所有語法,數理化的各種習題。如今我懊惱不已,因為我知道,健康的大腦,正確的使用方式,是思考,不是記憶!
多么痛的領悟,那曾是我的全部!回首來時路的每一步,真的走得好孤獨!知識于我們來說,越來越不那么重要,因為大家都讀書,獲取知識的途徑越來越容易,只要你描述清楚你的問題,互聯網總能給出恰當的你想要的答案,不會辜負你。而你所要做的就是,提出正確的問題,別浪費思緒,積極尋找答案即可。
知識是解決問題的工具,思考是解決問題的方式,只有當你正確思考,恰當運用知識的時候,你才可能合理有效地解決問題,毫不費力。
今天我決定給自己每天提出三個問題,每天我就會把時間集中花在思考上面,以至于沒時間記憶從前的垃圾,也讓我在思考的過程中學會作用知識這個工具,真正有效地解決問題。
1問:對過去的自己并不滿意,原因在于自己那種思維方式,什么樣的心智?
2問:我可以通過什么方式改變這種思維,更新心智的模式,把握未來的每一天?
3問:這種思維是我想要的嗎?如果我已經擁有,我是否會對自己滿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