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底之前,都沒看韓劇,連《太陽的后裔》也完美地躲開。看了幾部日劇,重看了兩部美劇,補了一些電影,之前也有過介紹。
這些日子借著腦洞清奇的《W,兩個世界》,被可愛的藍純姑娘推薦了另一部《青春時代》,以及自己順藤摸瓜找出的《我親愛的朋友們》。
《青春時代》講的是幾個女大學生合租的故事,每個人的外形風格、個性氣質、生活習性、喜歡的男生以及戀愛的方式都各不相同。每個人除了長得都美、住得太好之外,都不完美,都有毛病,甚至一些三觀也許并不能接受。但正因為這樣,正因為真實到可怕,才能時時刻刻被戳中。
劇中女孩子會吵架,但不是像《小時代》里那樣撕逼撕到觀眾莫名其妙。她們會默默嘗試改變,每個人對于陌生人的嘗試都存在著一個上限。逐漸無法忍受,終于爆發吵架。
吵架之后把話都敞開來說。“晚上敲鍵盤的聲音太響了!”“前輩晚上和男朋友打電話聲音都能聽見了!”“廁所用的時間真的很長啊。”
看到這里會笑噯。好像那樣悶不做聲又突然爆發的性格真的不好,不過也沒什么大問題,畢竟自己有時候也是這樣吧。
“還以為只有我在忍,以為只有我心里不舒服,以為只有我在看人眼色,覺得說出來也沒用,說出來只會遭人嫌的恐懼,被人嘲笑的猜側,這樣看來,我一直以為我和 別人不同,以為別人比我無理,野蠻,粗線條,是我太傲慢了,是和我一樣的人,跟我一樣不安,跟我一樣猶豫,跟我一樣善良。”
很美的莉娜嫉妒著不那么美,生活似乎挺苦的尹前輩。在高級餐廳工作之后,趕到便利店開始第二份的兼職,深夜回到入睡的宿舍。次日清晨再跑著去上課。這樣看來相較于其他幾個角色,尹前輩的角色定位更為理想化。生活那么苦,真的沒幾個人能扛過去。但是尹前輩一直默默做著,似乎是“遺世獨立”的化身。
《青春時代》里的感情也需要緩沖。莉娜離開之后,其他幾位姑娘會去找新的合租室友,但是似乎都不好,對,都找著借口拒絕了。
莉娜回來了,在一段感情緩沖之后。
如果是國產劇?沒有幾位女主抱在一起在雨中痛哭的場景,說出來編劇自己都不敢相信。
劇中的女孩也有著自己的戀愛方式。粉紅女孩單方面的愛與苦惱,尹前輩的不敢愛,女主角和學長之間難以言表卻有趣的互動。
“‘歐巴’不僅是稱呼也是真理啊。”
“我談了一場普通的戀愛,也會有一個普通的分手。所以,過段時間就會忘記的。我知道,總有一天會忘記,總有一天會遺忘,但是這在給我安慰的同時,也讓我難過,會忘記一個人,遇見另一個男人。我希望下一個人能更愛我,而不是我更愛他。因為給對方的愛更多,我經歷過。我知道應該分手,我知道。那個男人不是一個好男人,隨心所欲,不把承諾當回事,動不動就發火,也說謊騙過我,不該喜歡他的理由有無數個,其中最可惡的就是,他沒有我希望的那么愛我······不該喜歡他的理由有無數個,應該喜歡他的理由只有一個。”
人生中看的第一部言情小說,《微微一笑很傾城》。肖奈和微微簡直心中完美不倒人設,看了劇版和影版的片花,我選擇拒絕。
為什么小生小花的演技那么不走心?為什么即使是腦洞清奇的韓劇,哪怕聊鬼也能夠被演得代入感極強?
為什么看完韓劇談戀愛,就想立刻找個對象去逛超市?為什么看完國產劇談戀愛,立刻打算孤獨終老還是一個人比較好?
為什么我們也有很多回憶,很多共同的點,卻找不出一部劇能夠把我們心中最細膩的感情共鳴勾出來?
2008年,還沒有微博,我們認認真真看奧運會,才不會有網絡讓體育盛事變成娛樂盛宴。2008年,雖沒有微博,大地震仍然戳著每一個中國人的心臟。請回答,2008。
可是,如果有一部國產劇《請回答,2008》,我會有些擔憂。擔憂演技是其次,更擔心格外把藝術拔高于生活之外。拍的了,但拍不出。
開頭提到《我親愛的朋友們》,這是一部老年版的《請回答,1988》。劇中主演都是七八十多歲的老戲骨。十六集看完,又哭又笑,老人的溫柔被灑落身旁。我會想著,即使老了,也要做一個酷酷的老太婆。可是,慢慢老去的路上,可能會遺忘,可能會孤獨,可能會疼痛。
不管了吧,反正車票已買,上車做個老司機唄。像劇中的老人們一樣,即使死掉,也要在路上。
但是就在剛剛,抬頭看見電視里一劇,那個老奶奶在干嘛?在攛掇女兒,讓女婿和另一個別人家的小孩做親子鑒定。
我······???
你總說韓劇不夠現實,全是套路,全是滿足女人幻想的歐巴?當真?
你看過全劇不談戀愛只說職場的國產劇嗎?你看過全劇只談戀愛不說婆媳關系的國產劇嗎?你看過全劇主演平均年齡超過70歲,年輕演員均是無片酬出演的國產劇嗎?
倒不是說國產劇不好,當然我也說不出國產劇哪里特別好。
以前有《金婚》《康熙王朝》之類的,最近有《偽裝者》《最好的我們》一些,可是在如今IP為王、炒作至上的國產劇環境下,似乎并沒有更多的人愿意去挖掘更細致的道具、更細膩的感情。演員不夠好?不是吧。從小到大都被人說,態度最重要。他們大概還是沒態度。
不愛絕大多數國產劇的原因很簡單。這平常日子常常很糟心,你們為什么還要火上澆油?葛優躺時的我真的拒絕接受不夠溫柔的現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