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背景:學校發(fā)展參差不齊,有好的學校如采荷中學,有很多鎮(zhèn)級中學入區(qū),因此需要增量評價。
做法:
考務手冊,讓學校、教師都知道怎么做。
具體做法:初中新生分校確定后,7月5日對所有新生進行綜合素質測試作基礎基數,以數學為例:
一學期后再進行統(tǒng)一檢測,與基數進行比較,公式如下:
權重系數,如2、1.5、2的依據是什么?是根據發(fā)展逐步確定的,很大程度取決于區(qū)中考水平。
如抽測時,教師監(jiān)考校際互換;
綜合素質,體育每年一測。
音樂美術信息技術三年一輪
比較規(guī)范的是科學實驗操作、英語口語人機對話。
學校層面,各校各有特色,準備將優(yōu)秀編輯成冊。
小學非智力考試,如采荷三小家長制作電子成長檔案、游戲測評等。
問卷部分題目示例
二、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結果的使用
主要介紹區(qū)級操作層面,先請網絡公司弄數據報告,區(qū)再技術處理選取有用的。
目的:
隱藏校名,各校只知道自己代號。
2.跟進追蹤
3.針對性研訓
三、教育質量綜合評價的基本保障
目前使用兩個公司,一個閱卷,一個分析,建議合一。
利用數據作典型學生分析、指導。
與高校合作,如華師大等。
【現場提問】
林:權重系數2、1.5的依據?
答:沒理論依據,主要目的是調動學校積極性。原來沒有C,若系數一樣,會全部抵消。A系數2是鼓勵拔尖,E系數2是不放棄每一個學生。中間B系數1.5是依據江干區(qū)中考升學率,入重點高的比例,為與A拉開,故設為1.5,但還缺少專家論證。
林:學校學生數據統(tǒng)計,明天是否會具體介紹?
答:具體問采荷中學。
董:綠色評價,綠色什么含義?
答:源于上海,與任何指標不掛鉤,三年一次現在一年一次,不公開,但引導學校要關注。江干區(qū),綠色評價體現在學生學業(yè)水平提高,其他方面不受影響,如睡眠、營養(yǎng)、家長滿意度等,兩邊平衡。給省報告,包括紙筆評價和表現性評價、學生狀態(tài)和學習環(huán)境評價。但目前江干區(qū)評價還是與學校考核掛鉤的,還不夠綠色。
董:增量評價與學校教師考核掛鉤,怎么掛?
答:目前未實施,還是以學業(yè)評價為主。
葉:平臺有協(xié)助做問卷調查?
答:目前學生方面還不行,但老師方面開始做教師培訓滿意度調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