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錄我的點滴思想(二)

時常有人發表文章說,網絡社交使現實社交變得淡化,人與人之間變得愈加疏遠了,多么希望人們能夠多多放下手機,重拾些沒有只能手機時的生活方式。

我思其利弊,先說益處。

它確實令人們的距離“變近了”。兒女在異地工作,父母想念兒女,若是在古時候,可能就要傳信,當時交通不如現在發達,也沒有像汽車這樣便利的交通工具,就算它近一些,寄送到兒女那兒,要一周的時間,兒女看到后回信報平安,且自然不可能當天發出……算下去,少說半個月才能看到兒女的回信,如此之久,不是得等得花兒都謝了,戰亂時更是“烽火連六年,家書抵萬金”,想知道都沒有法子。

而如今,不過是秒秒鐘的事情罷了,動動手指,滴滴兩聲,看看幾眼便知道了。

至于弊端,不在乎就是,一家人明明圍坐在一起,一個個癱在椅子抱著手機,時刻好像都業務繁忙似的,又或者一個大家庭難得大團圓,可笑的是家常、近來如何一句不聊,仿佛眼中只有手機,老人看著,也只能搖頭。

然多少老一輩或從中破縛而出的人看不慣這一現象,做文章諷刺它,提醒人們不要把手機當成命根子。文章不少,看的人也不少,但是踐行的人,恐怕只有寥寥數人。

我也做不到,所以我進一步想說,你們就如古往今來的文人騷客,看不順眼就抒發自己的感懷,但時代不同了,在此借管虎先生在作品《老炮兒》上的一句話:你看不慣這個世界,其實是因為,你已經看不懂這個世界。

這一現象或許是信息科技時代的反應,新的時代來臨,人們有了新的生活方式,處處要用到手機,根本離不開它,也使人們的生活變得便利,于是就甘愿被手機牽著走了。

而我,在被牽著走的同時,一面責怪自己自制力不夠,另一面感嘆生不逢時,要是能夠早生個幾十年乃至更早,我讀的書一定比現在多的多,思考也一定比現在多的多。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

  • 小摳,沒錯。就是平日里說的鐵公雞!聽著會覺得很貶義,但事實卻偏偏相反。其實剛開始我很不贊同生活中要摳門一些這...
    撲哧撲哧噗嗤噗嗤閱讀 367評論 0 0
  • 一聽到這首歌,不知為何我的心里充滿了感動,“忍別離,不忍卻又別離,托鴻雁南去,不知此生何寄”,明知霓凰郡主最...
    一一小七閱讀 1,382評論 0 1
  • 雨后孤寂 浠浠瀝瀝三月雨,蕩蕩綿綿無絕期。思緒飄飛絲路花,折折轉轉九重天。 芳草青青,綠悠悠;朦朦朧朧,碧連天。綠...
    惠若蘭初閱讀 246評論 0 1
  • 【執行小插曲】懈怠期出現:9月22日下午,在床上躺著刷手機,刷著刷著,我就想到,參加了百步穿楊,布置了6項任務,為...
    毛毛__閱讀 434評論 1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