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了,只會傷害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剛學會自行車一個多月,經過在大學校園的日日騎行,我對自己的車技還是頗滿意。即使是新手,也總是展現出似乎對騎車早已得心應手的老成,特別是在路上偶遇認識的同學,我總是虛榮地大顯身手:來個靈活的轉彎,巧妙地避開坑洼的路段;來個大馬路上的繞圈,留給他們一個神龍擺尾的背影。

? ? 成功的炫技固然能短暫地滿足我小小的虛榮心,但學車的主要目的是圖個節約路上穿梭的時間。為此,我總是盡可能地加快騎行速度,風塵仆仆地趕往自己的目的地。

? ? 在日子的忙碌流走后,我對騎車的新鮮感、炫技的高度熱情被悄然打磨掉,留下的就是日復一日騎車的忙碌。快速穿梭在校園道路上,眼里再也沒有了偶遇的同學,兩旁的風景在匆忙的我眼中,只剩下模糊的面目。但新手終究是新手,當我自信地敢在人群中游走時,仍然被突然轉彎出現在我面前的同學搞得驚慌失措,唯有高速轉動的車輪機械地帶著座位上早已一片空白的我沖向那位,同樣,為圖快而突然轉彎快步行走的同學,直勾勾撞上了他的腰。我倒沒什么事,只是腳從腳蹬上滑下,但就在我極力平衡車子的一瞬間,對那位“莽撞”的同學升起了一股火氣。我帶著滿是怒火的眼神剛與他對視以進行無言的批判,卻被他亦是怒火中燒的眼神嚇得一哆嗦,頓時失了神。畢竟是學生,他沒說什么,只是帶著怒氣繼續快步走掉。想到我終究是撞了人家,還是對著連背影都透露著埋怨的她,輕聲說了句抱歉。然后就繼續執拗地快速騎行,驕傲地認定自己沒錯,怪只怪那位同學轉彎“不長眼”。

? ? 事后,撞人的愁云總纏繞在心頭,畢竟在大馬路上公然撞了人,身后還有相識的同學。但冷靜下來仔細想想,我何苦那么快,那位同學又何必那么快,這么快,我們究竟又抓住些什么?抓住怒氣沖沖的我們,總是認為什么都是別人的錯?亦或是抓住事故之后的我們丟臉地被同學看笑話?我們抓住這些可笑的東西干什么?這是我們的初衷嗎?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不,我們似乎都匆忙地去抓住愁緒,任由其暗淡了生活本來的陽光。各種摩擦,各種碰撞,吞噬著我們抓緊的乃至更多的時間,最可怕的是,人心在這過程中變得麻木、自私、冷漠、易怒,以至于“撞的人”的第一反應是“他不會訛我吧?”,嘴上罵著“走路不長眼吧!”,被撞的人“的第一反應是”要不要他賠我點錢?“,脫口而出的是”騎車不看道嗎?“,而群眾則只會圍觀,退避著不上前幫扶一把……那快出來,所節約出的時間真的被我們用于有意義的事上了嗎?

? ? 其實對于生活,很多人誤解了她的內涵。問問每個匆匆的行人,是什么促使他們義無反顧,甚至不計結果,即使撞得頭破血流的快?答案大概就是他們“為之奮斗的事業”——學生的學業、成人的職業……每個人都夢想著在自己的領域出類拔萃,高人一等,功成名就。這固然是可喜的國人進取心,但問題在于,我們總是過分地在乎這一切,在乎名,在乎利,在乎成績,在乎名次,生怕一個不留神,別人已奮力趕超自己,自己只有將更多的時間、精力投入,才能扳回一局。結局必然是每個人都抓緊每分每秒的時間去努力,去攀比自己與他人的高低上下,去真正地為他人而活。

? ?

圖片發自簡書App


然而,每個專注地活出自我的人,那路邊的花花草草都是他們眼中的萬千世界,就連風的呼嘯都是需要用心聆聽的吟誦。因為他們需要自我精神與一個純粹世界的交流,他們明白一個人活著真正需要些什么——絕非只是攀比,只是人壓人。

? ? 其實真正活出自我也不是一件很難的事,我們要學會接納自己,取悅自己,然后找到一個無需取悅的人相伴一生。行走在人世間,能夠時時不迷茫;在污濁中,仍能明白如何做能夠讓自己獲得,讓自己快樂,讓自己成長。世間恩怨困人心,我們能夠豁達,放得下;競爭激烈壓力大,我們敢超越自我,容納強者;時光流逝歲月短,我們懂得珍惜,善于愛。這樣,才有活著的一份厚重與踏實感,而不是人比人,人壓人的緊張與恐懼感。

? ? 最后送大家一句話,以共勉:紛擾中,沉著冷靜;迷離中,獨具慧眼;跋涉中,義無反顧。別違心,別后悔,還有,去他媽的人言可畏。

圖片發自簡書App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