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年前,著名電影《楚門的世界》,講述了一個殘忍而又耐人尋味的故事:楚門出生于一個被人為操縱的虛擬世界,他的出生、成長,他的一切喜怒哀樂,都在一個被人為操縱和設計好的舞臺上上演。而楚門作為一個真實的人,在虛假的世界里,他漸漸找到了自我,最終脫離了這個虛假的世界。
20年后,一部叫做《無雙》的電影,講述了一個郁郁不得志的畫家,主動將自己置身于虛假世界,尋求欲望滿足的故事。
《楚門的世界》,是虛假的世界中真實的人,而《無雙》中,是真實的世界,主動被虛假包裹的人。
《無雙》是2018年上映的國產懸疑犯罪劇情片,影片由著名的香港導演莊文強執導,周潤發、郭富城、張靜初等影星領銜主演,影片講述了犯罪天才、造假天才“畫家”,造出超級偽鈔,與真假戀人之間愛恨情仇的故事。
無雙,意為獨一無二,蓋世無雙。
結合整部電影,電影取名為《無雙》,我認為影片名第一層意思,是指男主制造偽鈔、假畫的造假技術無雙;另一層則是電影的主題,即真與假的無雙——“假”,終究是“真”的影子。男主用畢生經歷追逐虛假,始終一場空。
今天我就電影《無雙》,分析男主李問創造的三種“人生假象”,并基于男主的個人經歷,結合實際談談個人面對現實的幾點思考。
01 個人價值之假:一個沒有靈魂的畫師,淪為假畫、偽鈔的“作假大師”。
李問是一個郁郁不得志的畫家,他的畫因缺乏靈魂和創造力、想象力而得不到認可。鬼使神差中,因自己超強的“復制”能力,被一個專業的偽鈔制作犯罪集團看中,并成為其中的偽鈔制作的中堅力量。
李問不僅擁有著超高的復制技術,還擁有著豐富的調色調油墨的經驗——他能夠在沒有拿到配方的情況下,僅憑汽車上的變色油漆,就能夠調出債券及鈔票專用的變色油墨。
他靠這些,成不了另一個“梵高”,但在另一個商業天地中有一番作為也是可以預知的。然而,李問對藝術的偏執,使他投身于虛假藝術的追求——偽鈔制作。
李問無力面對自己那沒有靈魂的畫作,可恰恰是這種“沒有靈魂”的技藝,卻讓他在“造假”領域大放異彩。在偽鈔制作的世界里,李問是“無雙”的,他在此間的精神滿足感及金錢的獲得感,都是曾經在那個破敗不堪的地下畫室所無法企及的。
在我看來,李問的從畫師到偽鈔制作大師的轉變,一點都不意外:一面是無人問津的沒有創造力的落魄畫師,一面是炙手可熱的的“偽鈔”造假大師,李問沒有勇氣直面自己真實的繪畫能力,他的價值在真實的畫作面前無可體現,所以他毫不猶豫地選擇了后者。
他投向了虛假的懷抱——一個可以實現虛假的“自我價值”的造假世界。
02 愛情之假:不敢直面內心的,他“臨摹”出虛假的戀人。
在感情上,李問同樣是一個虛假的追逐者。
他對那個有著靈魂畫技的女畫家阮元,有著狂熱的愛戀。
同樣是用畫筆吃飯,李問從事的工種顯然上不了臺面。無論是沒有創造力的畫作,還是陰暗見不得光的造假,都讓李問在“發光”的女畫家面前,充滿了自卑。
他不敢與女畫家阮元有任何的交集,他甚至都沒有創造出機會,去告訴阮元自己的名字,只敢在門縫中,借機偷瞄心上人。
真實的阮元,是他的女神,他不敢觸碰。于是造假大師李問,照著阮元的樣子“臨摹“”出另一個虛假的阮元——他將火并中拯救出來的“偽鈔專家”吳秀清,整容成了“假”阮元。
李問的愛情觀是扭曲的,他把因報答他救命之恩,而委身于他的吳秀清“雕刻”成他心中的戀人。
在李問的心目中,得到阮元的“軀殼”,便是得到了阮元的愛情。
阮元軀殼內里的吳秀清,我認為李問是不在乎更是不愛的——試問,在真品面前,誰會真心喜歡贗品或替代品呢?
吳秀清當然也知道這個道理,她想讓自己成為獨一無二的“贗品”,只要真品消失,自己在李問心中便是無可替代的。
吳秀清和李問同樣擁有著扭曲的愛情觀,不同的是:李問愛的是吳秀清那虛假的阮元軀殼,而吳秀清的內里是對李問的真愛。
然而,他們的愛情,在李問把吳秀清變成阮元時,就注定是虛假的。
虛假的愛情,如空中閣樓,身處其中終會互相毀滅。
03 人生之假:從未漏過行蹤的“畫家”,正是李問的本體。
電影中理論在給警察抓獲盤問時,李問將自己描述成一個潦倒落魄的畫家,在受到犯罪大師“畫家”的誘導下,一步一步走向制假造偽的深淵。
他想成為的那個李問,在走向深淵的一開始,是拒絕的、排斥的,他的內心是善良的。他無力反抗“畫家”的暴力和暴虐,他曾試圖用研發調制變色油墨,以阻止“畫家”的殺戮行為。
李問把自己想象成一個,有能力、有擔當、善良卻又懦弱的悲情人物。
然而,“畫家”所做的一切,正是他自己的所作所為,那個心存良善、有情有義、唯命是從的膽小鬼,其實并不存在。
我認為,這是李問在雙手沾滿鮮血后,將一個完全相反的人格在自己身上的投射,而不是純粹給警察編造的一個迷惑警方的故事。
李問,一開始是一個畫家,他想成為一個梵高那樣的藝術家,他不想成為制假大師,更不愿意背負暴力殺戮,可他已經走上了不歸路。
所以他只能給自己創造出一個虛假的李問,讓那個冷酷無情的畫家去制造血腥。
我想,李問是希望口中那個“畫家”真的存在的,因為這樣,他李問就只是一個誤入歧途的受害者,就還有機會洗白,重見天日。
李問在吳秀清將他保釋出來后,對她說過一句話:
有時候假的,會比真的好。
因為他認為他制造出來的虛假,是盡在自己掌控之中的——偽鈔、愛情、以及他自己。
可美鈔的防偽技術提升,吳秀清對他的憤恨,瞬間將他一手臨摹的虛假世界撕裂并連同李問一起葬送。
04 基于影片男主的“虛假”,談談我對于現實的思考。
①在失意之時,不忘初心。
人生坎坷難免,失意常在。
我們幾乎所有人都會經歷人生的低谷,在低谷之中,不被當前的挫折所捆縛。縱觀古今,可以說,留名青史的大人物。在春風得意或成就一番功業之前,幾乎都要經歷黎明前的黑暗。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行拂亂其所為也,所以動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李問之所以成為造假大師的畫家,正是因為李文在長期無人認可其畫作的時候,劍走偏鋒,丟棄了自己的初心和夢想,走向了黑暗。
行路難!行路難!多歧路,今安在?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濟滄海。
②愛情不能造假。
《無雙》中,李問擁有高超的造假技術,他可以畫出最逼真的假畫、偽造出最逼真的假鈔,然而他卻無法偽造他和真阮文的愛情。
他甚至可以把吳秀清整容變成阮文的樣貌,卻無法讓阮文真正的愛上李問——真正的阮文甚至與李問都不熟悉。
吳秀清在“阮文”的“面具”下,享受著李問對她的愛意,這份愛意卻不是對吳秀清的。
鑫叔告訴李問,沒有錢就沒有愛情,李問以為有了錢就可以擁有一切,就可以擁有阮文的愛情。
然而鑫叔錯了,李問也錯了。
錢能夠買酒店買游艇,但它得不到愛情。
假話可以賣錢,偽鈔可以購物,可是臨摹出來的假的阮文,終究不是李問喜歡的那個女畫家。
愛情不能造假,它需要付出——不是金錢,而是勇氣和真心。
③敢于接受真實的自己。
電影中,李問總是借“畫家”的口,表露出自己想當“人生主角”的念頭,他想成為一個主宰一切的完美的人。
可我們每個人都是不完美的,我們不必作假欺騙別人,更不用欺騙自己,自欺欺人只會讓自己更可悲。
當我們自己能夠跨越自己的心魔。還原一個本來的真實的自己,那么我們就可以戰勝自己,我們的人生就不再是一個謎團,從而成就自己。
結束語:
電影無雙中男主李問,從職業到愛情以及整個人生,都在造假,除了他的造假技術,我實在不知道他還有什么是真的。
“有時候假的,會比真的好。”
或許,他也知道真實的,才是“無雙”的,偽造的假象,終究會被去偽而存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