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歷年的六月一日,太陽都會準時出現在東方,樂呵呵的迎接著每一個孩子。這一天,孩子們總會在沒見到太陽公公露面前就起床了,催促著爸爸媽媽為自己化妝穿新衣送自己到學校。
太行山腳下有一個窮山村,村子的的中心位置有一所破破爛爛的幼兒園。1999年6月1日,7點鐘的校園里已經迎來了19個熟悉的小面孔,全校95%孩子都在這了。在這樣的大節(jié)日里,大家已經習慣默認班級只有19個小朋友,而不是20。
1999年6月1日,6歲女孩毛妮的兒童節(jié)里只有眼淚。
這天,她也早早的起床了,不是去學校,而是跑到了離學校好遠好遠的一座小山丘上,帶著那條和她有同樣命運的小黑狗。
她害怕見到老師同學父母,甚至怕學校傳出的熱鬧聲。她坐在小山丘上,眼睛直勾勾的盯著那兩條腿。
2
一個月前,幼兒班里開始彩排起了各種節(jié)目,她和其他小朋友一樣興奮。因為她有了更多機會聽草莓老師的歌聲,看星星老師的舞步……為此,她每天都會第一個到教室。
離六一兒童節(jié)越近,毛妮內心的憂傷恐懼就越重,她害怕草莓老師、星星老師、小熊老師單獨找她談話,每個老師相同的臺詞在她那顆小小的心靈里已上演了千遍、萬遍,一次次挫傷著她。
“舞蹈節(jié)目你就不用參加了,看大家表演吧!”星星老師先開了口。毛呢低著頭玩弄著自己的手指頭,壓制著內心的悲傷輕輕應了一聲:“好”。
去年元旦前,幾位老師都對毛呢說過同樣的話:“舞蹈節(jié)目你就不用參加了,看大家表演吧!”當時的她,還眼淚汪汪的問各個老師“為什么不能參加?”甚至哭鬧著央求媽媽到老師面前求情,毛呢只記得媽媽從學校帶回來一句話――元旦表演縣里要來人,不能搞砸了。
毛呢懂了。
3
從讀幼兒班開始的第一天,毛妮就被老師安排在教室最后靠窗的角落里。冬天,呼呼的北風會透過窗縫最先侵襲到她,夏天,緊挨自己座位的垃圾桶里嗡嗡的蒼蠅聲從未休止。其他小朋友嫌棄她走得慢,又和他們的腿不一樣,所以都不和毛妮玩,還時常在大街上看到她就喊:“羅圈腿……羅圈腿……”。
快升大班時,村子里來了一條小野狗,瘦骨伶仃,它時常會追在狗群后面,其他狗做什么它也做什么,甚至還會首當其沖,想證明什么。那群小孩子們也喊它“羅圈腿”。
毛呢和羅圈腿小狗第一次見面時,就把自己書包里的零食全部倒了出來。羅圈腿小狗一邊吃著,一邊發(fā)出輕微的汪汪聲。因此,毛呢給它起了一個名字――小汪。
自那天起,小汪就和毛妮形影不離。毛妮給小汪在自家院子里用磚筑了窩,還悄悄從家里廚房偷拿了一個大碗,每次做飯前,毛妮都會囑咐媽媽多做點,見小汪不夠吃,還會把自己碗里的分一點給小汪。
快到起床前,小汪都會趴在炕沿上哼哼唧唧著喊毛呢,甚至用舌頭把毛妮舔醒。護送毛妮到學校門口然后再返回家里。在學校,毛妮時常會盯著窗外發(fā)呆,偶爾聽到狗叫聲就會猜疑小汪是不是又被其他狗雜種欺負了。一走出教室,毛妮又會看到在大門口蹲著的小汪。
4
1999年6月1日,又一個令毛妮極度悲傷的日子。細數她記事起來的點點滴滴,毛妮再也忍不住了,痛哭了起來。身旁的小黃狗蹭著她的腿,不時用舌頭舔著毛妮。
毛妮的爸爸曾說:“我爺爺就是羅圈腿,我爸爸也是,我的也是,到你們這一代已經不是特別嚴重了。”“不是特別嚴重”的羅圈腿毛妮依然是孩子們嘲笑的對象,老師們也因她肢體的缺陷從未讓她參與到集體的活動中,羅圈腿女孩注定了不該有一個孩子該有的歡樂。
19個孩子都把六一兒童節(jié)那天拍的厚厚的照片拿出來炫耀,毛妮也有一張,是小熊老師給她的一張班級合照,合照上總共有22個人,19個同學3個老師,沒有毛妮。
每一個羅圈腿女孩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幼小的毛妮還不知道如何去改變自己的命運。
5
2018年,毛妮24歲了。
24歲的毛妮已不再是那個羅圈腿女孩,她擁有著令人羨慕的大高個,大長腿。她用將近20年的時間嘗試了各種方法去彌補自己的缺陷,向世人證明――不要輕易去嘲笑一個人、輕視一個人。
在嘲笑中長大的毛妮也越來越強大,她相信上帝是公平的,更相信努力的力量。
新年伊始,毛妮和父母翻看著以前的老照片,不論是照片上羅圈腿的毛妮,還是班級照上沒有羅圈腿的毛妮,都已成為了一段段談資,其中苦樂只有毛妮懂。
毛妮的爸爸笑著伸出雙腿,把拳頭輕輕松松放到了小腿的縫間,毛妮見勢也伸出了自己的雙腿,調侃到:“咱家的羅圈腿根在我們這一輩就消除了。”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