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品中藥亦得其樂??

韶光飛逝,過往的點滴似都在不經意間溶于一盞馥郁清香的佳茗中,一品微苦澀,再品始覺甜,三品醉回甘。猶記得小時候與中藥相伴的日子……




數九寒冬,松柏林立。我哆哆嗦嗦地勾著媽媽的小手指慌慌張張跟在她身后。掀開門簾屋中一股熱氣撲面襲來加攜著幾分甜腥和苦澀,氤氳在這間木閣里。面前戴著老花鏡的阿姨起身相迎,推了推快滑下鼻梁的眼鏡問媽媽要藥方子。我仔細打量著這間屋子,古樸的紅木抽屜有整整一滿墻,每個格子都有屬于它的名字和一個金燦燦的小拉手,阿姨和媽媽簡單的講了幾句就轉身迅速抓出幾把“枯草”和“爛花”一并放到一桿簡易的秤上,如蜻蜓點水般一過,便收入用草紙早疊好的藥包中,麻利的扎了個結,緊緊實實,送到母親手中,仿佛才注意到我似的沖我微微一笑:“孩子蠻可愛啊!氣色是有點差,一定要按時吃藥用藥渣泡腳啊!”邊說邊從柜臺后面繞到我面前摸摸我的頭,撲面而來的又是一陣藥的氣息。走在回家的路上,我悵想:“唉,那些抽屜存放有趣的課外書,五彩的畫筆顏料好不好,為什么偏要塞些這個……”



大地回春,百花斗艷。轉眼間,我的臉色紅潤透亮了,經過了服用數月連哭帶鬧的“眼淚配中藥”的“加餐”后,我雖對其仍很抵觸,卻略生好感,細細品來,哎!還有我最喜歡的山楂之味,有我最愛的連翹之名,還有……在喝中藥時,鼻子也不用捏著了,反倒覺得他有種說不出的舒適與清香。開始看著媽媽煎藥時中藥落入小陶罐中漸漸舒展和慢熬的過程了,用中藥渣泡腳時著迷觀察葉片的紋路并辨識。其實中藥也沒有那樣嚇人啊?



時隔數載,回首品味,也許我搜現在對中藥的熱愛從那事而起。家中多了幾本與中藥材有關的書,多了幾瓶常見的藥材,我開始留心自然,在欣賞花草的艷麗背后也開始研習它們背后的藥用價值,向媽媽講述植物的妙用,沉醉其中樂于其中。我時常在讀書得間細品我與中藥的起源,再去一次藥鋪,看看斑駁的紅木抽屜、黯淡的銅拉手,細嗅升華在苦澀氣息中中醫的博大精魂。

細品中藥,一品猶微苦澀,再品淡始覺甜,三品深醉回甘……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