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努力,誰來替你堅強

我從來不否認自己強大的進取心,因為自小我就知道,如果你不努力,生活就會把你狠狠拋棄的道理。

記得我在讀小學一年級的時候,有一次數學考試只考了十多分,小時候的算術題有一個有趣的記憶方法就是數手指,可是當我看看滿滿的一張算術題試卷的時候我開始慌亂,然后就是出現煩躁的情緒,已經不想再通過數手指來填一個個數字進去了,最后隨便填了一個數就上交,結果可想而知分數低得可憐。數學老師是個很好的老師,她把我叫到辦公室,讓我自己重新把試卷再做一遍,可是我依舊沒有做出來,老師看著試卷就打了個鮮紅的“18”分給我,然后叫我拿回家給家長簽名。當我把試卷拿回家后,爸爸拿起了燒水用的木板對我就是一頓打,我的哭聲響徹整間屋子,媽媽出來阻止也沒有用。在我小小年紀,我就深刻體會到了“落后就要挨打”的道理,在下一次的數學考試中,我考出了七十多分的成績。

即使我現在坐在這里敲著鍵盤,回想著這二十多年來的日子,也是喜悅與淚水更迭交替。我小學時成績并不好,爸媽一直以為是讓我六歲年紀小就開始上學的關系,一到期末成績不理想就想叫我留級,可是我礙于面子,一到期末我就開始發力,所以最終也就避免了留級。

小學的日子就是過得這么安安靜靜默默無聞,直到初一開始當上了班干部,在小小的我看來,當上班干部就要起帶頭作用,不論是成績還是為人品德方面,于是,放棄了居安思危的固定思維,想要努力證明自己的欲望衍生得近乎瘋狂。平時大大小小的測驗,能拿到好成績就盡量爭取不輸給別人,做班干部也是做到負責肯干。初中三年,我一直覺得這三年就是我人生中一個重大的轉折點。那時青春期的小小情愫就會被輕易瘋傳,那時暗戀著的男生無不是人品成績相貌樣樣拿得出手,每當站在鏡子前看著平凡的自己時,我都會為自己打氣,“喜歡他,就要和他平起平坐”,于是更加努力地想要讓自己變強,感謝他們,雖然年少輕狂的喜歡最后才知道只是自卑時的愛慕,但是他們是我青春時期一直追逐的目標,努力的動力。

很多人也許只看得到你取得的成績,但是對于你背后付出的努力無從知曉。仍然記得初中時每次放學后在家里店前搬著小桌子和小板凳在那里做作業,既可以完成作業,又可以看店,還可以接受著鄰居的贊美,當時整個心情是美滋滋的。即使下午做完作業后依舊不代表學習已經結束,晚上洗完澡后就到樓上進行下一項工作,復習和預習。因為有了無數個日夜的積累,才有了中考考上市重點分配到重點班的美好結果。

高中的學習并不輕松,多門學科壓得自己喘不過氣來,而且成績也并不理想,身邊的同學都是以較高分數錄取進來這所學校的,競爭更加激烈了,也許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我變得冷淡了。對于以前初中的同學,看到后也少了熱情的打招呼,后來這個行為一直被理解為心高氣傲,其實我只是不想被問到近況而不得不說并不好的成績。以前一直爭取活動在班級權利中心的熱情,自高中也缺少了做班干部的熱情了。有一個好的地方就是身邊聚集了很多活潑的同學,使我漸漸地不再那么害羞。

我的大學,又是一個神奇的過程。從開始的默默無聞到后來的活躍在班級活動中,不得不說,很多事情你只要努力去做,結果一般不會太糟糕。他們說,我在逐漸變強大,變優秀。變是一個過程,變強卻是個漫長的過程,每個人對于“強”心中會有不同的理解。

我很怕的是別人帶著失望的口氣對我說“你怎么變成這樣”,其實每個人都在變,只是我們都不愿承認罷了,也有人跟我說“為什么這么執著于把自己變強”,其實我想說的是,每個人存活在這個世界上至少得找到自己的價值,這樣的人生才是富有意義的,不是嗎?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