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瞅啥!顯然是一句東北話,如果翻譯成天津話,就是,你看嘛!
據說這句話是引發很多尋釁滋事打架斗毆的主要原因。兩批小青年,誰也不服誰,一旦問出你瞅啥,下一句回答的不好,一場禍事就在所難免了。
回答者往往會覺得如果不硬氣起來,是個很丟人的事,天津話叫做“栽面兒”所以也許本來并不想干一架,但硬著頭皮也要大聲的回答,看你了,怎么的,不行嗎?那邊說不行,雙方話不投機,當場動手。天津話里還有一個問法是,服嗎?答為不服!于是開打。
回答者如果能大方一些,微笑一下,認慫了,置之不理,就什么事也沒有了,這個自不必說,但是發問者是怎么想的呢,這值得探究。刑法學認為發問者就是沒事找事,想稱王稱霸,將這樣的客觀行為定義為尋釁滋事。
其實,一大部分人是這樣的主觀心態,但還有的情況并非如此。強迫癥患者有一個表現形式是,面對著迎面走來的陌生人,會在內心里悄悄向對方吹一口氣,他們認為,這口氣一旦吹向對方,就能把對方鎮住,自己就安全了,否則,他們總是覺得對方會對自己的安全構成威脅。
這是一種病,得治。
所以由此看來,發問你瞅啥的人,一半是火焰,還有一半是海水,他們敏感脆弱,內心焦慮不安,為了尋求安全才會提前發問,你瞅啥!如果再把這句話翻譯成普通話,可能就是,你不要過來,你不要傷害我。如果他直接說出了這樣的話,他就顯得“栽面兒”了,所以他要先硬起來。
你如果不瞅人家,你也就不知道人家也在瞅你,江湖上,大家本來都是義氣的人,何必如此,把一句話換一種說法就好了,大家都放松一些,都笑一下,四海之內皆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