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歡和比我“高級”的人在一起,這樣我能學到很多我不知道的知識和經(jīng)驗,彌補自身的不足。因為我想“近朱者赤”。
我討厭和有“陋習”的人在一起,害怕我會被感染,不愿意自己身上有曾今自己討厭的“斑點”,原因是我不想“近墨者黑”。
記得中學的時候,年少輕狂,口無遮攔,敢愛敢恨…… 心想著那種八面玲瓏,見什么人說什么話的“本事”是怎么修煉出來的?
曾幾何時,我非常不屑和這種人打交道,覺得虛偽,永遠猜不透他真實的想法。
后來,我也知道這才是情商高的表現(xiàn):不僅使自己身心愉悅,還得使別人身心愉悅。而且這才是與人相處的正確打開方式。
我不禁懷疑難道我也變成了自己曾今不屑的人?
大學畢業(yè)后我獨自一人離開家鄉(xiāng),離開父母的羽翼和呵護,在千里之外的城市開始自己的長達十年的異地工作生涯~
和工作中性情不和、脾氣不投的同事起過爭執(zhí),但理解了大千世界無奇不有,求同存異的真理;
看不慣表面一套背后一套的行徑,但堅定了保留自我,心存善意、包容的意志;
拗不過上級管理部門的條條框框,但培養(yǎng)了我嚴謹、守時、沒有無限的權(quán)力可以跨越規(guī)則的思維……
讓我不忘感恩,在工作中遇到了知心的朋友之時;心存善意,在身體不適同事伸來援助之手之時;珍惜擁有,在看到的一切丑陋之時……
巨浪淘沙,我依然還保留著那顆“刺兒頭”的心性,但多了份平和。
很慶幸,我接觸了很多的赤橙黃綠,但并沒有因此而變得“五顏六色”。
對于我來說,近朱者一定赤,因為我想完善自我,修煉自我,提升自己。
但近墨者未必黑,因為我內(nèi)心摒棄丑惡,看到別人的不足,建立自己不可觸碰的底線。
歸根結(jié)底,這些都是環(huán)境對一個人的影響。環(huán)境是外因,而人自身的本性是內(nèi)因。內(nèi)因是根本,起決定的作用,外因通過內(nèi)因來起作用。
前提是在一個人的“本性”建立以后,本性建立之始,我們還是要學“昔孟母,擇鄰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