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寫在開頭,在文章中可能會看到我把所謂的情懷“具體化”了,這個絕不是本意,只是舉個例子。當然,更多的可能是我沒動腦子,認真的去思考表達這篇文章,所謂的情懷是很多元素一點一點串起來的,絕不是一個東西就能代表的,望諒解。
國慶來了,和朋友聊到去哪玩,朋友說:“本來想去蘭州的”,啊,終于有人提起了這個好久不見的城市,很想念,所以今天想說說蘭州。
恩,我對蘭州這片土地愛得深沉。
對遇見的任何人都會說我愛蘭州,聽不得別人說一點蘭州的不好。蘭州教會我很多東西,在蘭州的四年應(yīng)該是二十多年來成長最快的四年。但是我一直思考,為什么口口聲聲說我愛蘭州,卻從沒想過要留在蘭州。
今天或許有了答案——
當“苦難”和情懷連在一起的時候,情懷顯得那么的微不足道。
從沒想過,會和你在一起這么久
在十六歲之前,從沒想過會在蘭州待這么長時間。十六歲之后的一個選擇,讓我在蘭州待了整整四年。
十六歲讀高三,心里全
是星辰大海和遠方。天天幻想著讀大學(xué)一定要去我從沒見過的地方,去中國的最北端,體驗零下四十度的天氣。去中國最南端,體驗沒有冬天的生活,去川渝,體驗別人津津樂道的慢生活,晃晃蕩蕩過四年。卻從來沒想過,高考畢業(yè)后,選擇了一睜眼就可以到的蘭州,和家沒什么區(qū)別的蘭州。
和許多人一樣,第一次遇見蘭州時,不能理解一個城市怎么糙成這樣。在蘭州鞋基本要天天擦,土太多容易臟。301公交車是真破,有時候會在大馬路上看到301公交車從你面前飛奔而過,由于人太多,車門沒關(guān)上,那場面堪比印度的火車。
蘭州到處都在建設(shè),到處都是工地,到處都是坑坑洼洼,當然,這也是造成堵車嚴重的原因之一。蘭州沒有春天和秋天,只有冬天和夏天。
哦對了,蘭州的景點基本上都是山——白塔山、徐家山、五泉山······
粗狂的外表下,隱藏著你獨有的溫柔
按說這么野蠻的城市,是讓人完全提不起興趣的。但蘭州不一樣,他是很多人旅行清單上的一個城市,并且不會讓你失望的一個城市。我一直在想這是為什么,后來終于有了答案,很多人在來之前,都了解蘭州的城市建設(shè),他們之所以來蘭州,更多的是想要感受蘭州獨有的氣質(zhì)、帶著一種情懷來的。
在蘭州的大馬路上,可以大喊大叫,別人不會把你當傻逼。蘭州的黃河邊上,下午的時候有爺爺拉二胡,低苦艾樂隊會偶然去演出。去蘭州的菜市場買菜,你可能會看到“大媽一手提著菜,一手拿著玫瑰花”這種獨一無二的風(fēng)景。
蘭州有“黑蘭州”,蘭州有牛肉面,蘭州有讀者。蘭州有低苦艾、有野孩子、有六個國王、有葵、有城市之光。
是,蘭州給人的第一印象是不怎么好,帶點苦的感覺,但我們喜歡蘭州,可能正是因為這點“苦”吧。
你給了我一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
蘭州近幾年出現(xiàn)在了無數(shù)人的歌中,低苦艾的《蘭州蘭州》,宋胖子的董小姐,劉東明的《西北偏北》,把蘭州喝醉,還有神一樣的野孩子,來自白銀的野孩子,在蘭州長大的野孩子。這些從某種程度上,讓很多聽這些歌中成長的“文藝青年”,無比的向往蘭州。
陳冠希說:“嘻哈是我爸”,可能對我來說,這些“獨立音樂”更像是我成長路上的一個老師,因為他們,我才會喜歡穿這樣的衣服,才會用這樣的方式跟這個世界相處,交朋友,了解了另一種廣闊的世界,去跟自己死磕,學(xué)會“思考”,有了“自己”
所以說,我接觸的很多人是同樣喜歡“獨立音樂”的我們,每當我說“我在蘭州”,會讓我有產(chǎn)生某種莫名其妙的自豪感。
我會想~嘿,我們這里有最好喝的酒,最好吃的牛肉面,最好看的現(xiàn)場,連體驗沙城暴都是一件很酷的事情,我還會想,牛逼精致的城市所有人都待過,但是在這么獨特的城市過四年,沒幾個人會體會到吧。
真可悲,我們都在遙遠的地方懷念這里
在知乎上搜蘭州有關(guān)的話題時,會看到一個很神奇的現(xiàn)象,就是所有人都在說蘭州好,但每個答案的最后一句不約而同的都是“想念蘭州”。
是啊,蘭州好像真是是一個只適合想念的城市。蘭州那些吸引人的元素,在畢業(yè)或者長大以后就瞬間成了“缺點”。
蘭州牛肉面很好吃,但是蘭州的房價很高。可以在大街上大吵大鬧,但是別人會適應(yīng)嗎?301公交車是非常的神奇,但是每天坐301試試?酒很好喝,這個是生活的必需品嗎?沙塵暴很酷,每天吹試試?音樂很好聽,so?
我們、或者說我自己,之所以愛這座城市,更多的可能是覺得是這里有朋友,有記憶,曾經(jīng)給過你獨一無二的自豪感。
但是呢?當我要畢業(yè)以后真正的在這城市打拼的時候,開始接觸到這個城市的時候,她能給你什么?
拋開情感因素以后,和別的城市比起來,他可能真的給不了你什么了?
呸!我真俗!我們真俗!
我們長大了,我們?nèi)ネ芙o我們需要的東西的地方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