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國企做一個好下屬(3):如何與高層管理者出差

上篇回顧

上一篇文章如何在國企做一個好下屬(2)中,提到與分管直接上級的高層管理者溝通,要把握住四種直接溝通渠道:開會、出差、談心、郵件,并與大家分享了與高層管理者開會的一些經驗。本篇將繼續向大家分享與分管直接上級的高層管理者直接溝通的第二種渠道:出差

如何把握與分管直接上級的高層管理者一起出差的機會

說到出差,有人會說了,基層員工哪里有那么多機會跟高層管理者出差。其實反過來想想,正是因為這樣的機會不多,所以才更要好好把握。這樣的出差機會把握的好,甚至會產生一次出差定乾坤的效果。哪怕把握不好,也不要讓高層管理者產生不好的印象。

我依然清清楚楚記得,第一次跟副總到深圳出差,因為表現的滿腹經綸,他想了解的問題我現場基本都能解答,所以得到了“這小伙子不錯,要多給空間”的稱贊。但我也清楚記得,再后來有一次跟副總到山東出差,依然是在飯桌上,我竟喝多了,滿嘴胡話,所以又得到了“畢竟還年輕,還得再磨練”的評價。曾在國企就職的朋友們其實應該了解,國企的高層管理者針對某個員工進行表揚和批評,影響都是立竿見影的。后來回想,如果不是那次喝多,我肯定不會等了3年半才從一個小主管升為項目組組長。

在國企與高層管理者出差,一定要關注以下幾點:

  • 清晰了解出差的目標,其實就是要知道自己是去干嘛的。這包括兩層目標,一是出差的整體目標(基本就是高層管理者出差的目標),二是在出差任務中自己所負擔的工作目標(即出差任務中自己的職責所在)。這與開會一樣,需要與高層管理者甚至隨行人員進行溝通、確認,以防自己在出差過程中跑題。

  • 制訂詳細的出差計劃,每次出差總會有一個組織者,如果這個人是你,就要制訂全盤的出差計劃,包括出差行程的安排(要與高層管理者和出差目的地對口機構溝通確認)、交通方式及票務預訂(別直接甩給辦公室)、接送站安排(誰去接怎么接?)、酒店預定、隨行人員確認與分工、出差前資料準備等。出差計劃要提前發給出差目的地對口機構,以便他們提前安排(他們最擔心的就是不知道你們去干嘛如何安排)。哪怕你是一個隨行者,也要根據出差目標、整體出差計劃和分工,盤算好自己本次出差的計劃。

  • 出差目的地的經濟環境和市場情況,特別是各類經濟數據和銷售數據要提前掌握,肯定用得到。來得及的話,整理成報告提前發給高層管理者;來不及,也要將這些資料打印出來或放在便攜式設備里(筆記本電腦堅決不包括在內),以供在高層管理者詢問時能夠隨時查閱。

  • 提前了解高層管理者的出差習慣,這個可以問自己的直接上級,也可以問其他曾經跟高層管理者出差的同事。比如如果坐飛機出差,你要了解高層管理者坐飛機喜不喜歡托運(你不會想讓領導在值機柜臺和行李轉盤的地方等你吧?)、喜歡挨窗還是過道(以便確定自己的座位,盡量挨著領導)、如果抽煙是否是下了飛機就要補上一顆(提前告知對口機構準備好打火機)。這樣的信息了解到越多,你越不會只是盲目的跟著高層管理者屁股后頭而不知該往哪走往哪坐。切記,出差往返盡量選擇跟高層管理者同行,這是難得的跟領導直接聊天的好機會。

  • 注意自己的著裝,這點在國企尤其要注意。國企之間的著裝風格也都不太一樣,但是,出差過程中一定要得體,千萬不要太休閑。永遠記住一點,高層管理者帶著你出差,你也是他的門面之一,別讓他在外人面前覺得沒面子。

  • 做好詳細的出差記錄,沒記住的或者不懂的要問,這點無需多說,除了會議記錄外,走訪市場時看到的聽到的能記下來就記下來(智能手機的各種備忘錄和筆記app給你提供了很大方便),甚至在吃飯時互相交流產生的信息,有時候也會很有用,這時候也要記下來。有時候領導會冷不丁的問一句隨行人員誰誰說過什么,有個什么事情你們注意到沒有,等等,如果你說沒聽到沒看到,那就尷尬了。

  • 出差結束要形成出差總結報告,哪怕沒有人告訴你要這樣做,很多人覺得這點會很麻煩,除非領導要求,能不做就不做。其實形成出差總結報告,一方面可以有成果發給領導,另一方面,總結的過程其實就是提升的過程。出差是一次深入了解當地市場的機會,加入自己獨特觀點的總結報告,格外引人注目。但要注意的是,除非你是出差的組織者或有特定安排,否則不要直接發給高層管理者,你可以采取發送出差小組成員同時抄送領導的方式(如果你的直接上級沒有跟你一起出差,也要記得抄他一份)。

除了以上幾點外,比如隨行人員情況、出差目的地對口機構的人員情況、當好領導的“服務員”、注意飯桌禮儀、盡量不要在領導面前總是玩手機,等等,都是在與高層出差時要關注的問題,要總結起來會很多,關鍵就是讓自己做個有心人,永遠記住自己是在跟領導出差。


已更新章節:

如何在國企做一個好下屬(1):保持適度低調
如何在國企做一個好下屬(2):如何與高層管理者開會

如何在國企做一個好下屬的其他原則,請關注筆者的后續更新

有任何在職場中遇到的疑惑,可以通過評論的方式與我進行探討,我們一起進步。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