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首古詩,4種管理智慧,教你如何識人、攬人,用人!

古代詩歌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瑰寶,詩歌中凝練了無窮的人類智慧,大到安邦治國,小到家庭幸福,乃至在現代企業管理中,我們都能從中汲取智慧,幫助我們搭建團隊,管理企業。下面四首詩就涵蓋了古圣先賢們所總結的人力資源管理智慧。

1、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識人的智慧

《青玉案·元夕》,宋,辛棄疾

東風夜放花千樹。更吹落、星如雨。寶馬雕車香滿路。鳳簫聲動,玉壺光轉,一夜魚龍舞。

蛾兒雪柳黃金縷。笑語盈盈暗香去。眾里尋他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

對詩文我們不做全篇翻譯,只抽取出最經典的一句也是我們在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能夠汲取識人智慧的一句“眾里尋她千百度,驀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王國維先生曾經引用這幾句詞作為描述治學的三個境界之一,我們從人才發現的角度進行解讀也別有意味。

目前在人才梯隊的建設上,由于“外來和尚會念經”觀念作祟,流行“空降兵”,但“空降兵”也存在對組織不熟悉,磨合不順利,忠誠度低等缺陷。那么,換個角度看,從內部培養、發現人才也不失為一個好的方法。人才往往就在管理者的身邊,看你如何慧眼識英才而已。放棄身邊人才,迷信遠方才俊,不更大的負面作用是打擊現有內部人積極性,可能會造成“招來女婿氣走兒”的后果。當然,我們也要以辯證的思維來看問題,空降兵當用則用,關鍵看企業實際,而不能跟風,如果非要引進,同時還要做好內部人才的激勵工作。

2、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用人的智慧

《雜詩》,清,龔時珍

九州生氣恃風雷,萬馬齊喑究可哀。

我勸天公重抖擻,不拘一格降人才。

這首詩是作者當時在萬馬齊喑的社會背景下,發出的沉痛吶喊,要求上天能夠重新抖擻精神,不拘一格,生發出眾多的人才,以挽救日益頹廢的國家。李白有詩說“天生我材必有用”,這個世界不缺人才。關鍵是兩點,一是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就是怎么發現人才;二是如何做到人盡其才,充分挖掘員工的潛能。

我在讀MBA其間有一個同學,好動,好社交,善溝通,剛畢業時候在程度一家國有企業做人力資源,因為他的專業是人力資源,結果老是抱怨工資低,工作枯燥沒意思,后來公司把他調到背景負責開發市場,簡直是如魚得水,工作開心,工資也翻了好幾番,皆大歡喜。

3、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攬才的智慧

(曹操《短歌行》)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慨當以慷,憂思難忘。何以解憂?唯有杜康。

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但為君故,沉吟至今。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明明如月,何時可掇?憂從中來,不可斷絕。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闊談,心念舊恩。

月明星稀,烏鵲南飛。繞樹三匝,何枝可依?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

山不厭高,海不厭深。周公吐哺,天下歸心。”詩意是說,高山不辭細石,方能成就其高大巍峨,瀚海不棄涓流,方能成就其深邃壯闊。周公一飯三吐哺,猶恐失天下之賢,如此方能使天下歸心,眾皆向我。作為管理者,用人要唯才是舉,多多益善,不拘一格,禮賢下士,這樣組織才能形成一種良性的人才文化,才能吸引人才,招攬精英。

4、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成就人的智慧

《馬詩二十三首》,唐,李賀

赤兔無人用,當須呂布騎。吾聞果下馬,羈策任蠻兒。

詩歌本身表達的是詩人抱璞懷瑜,懷才不遇的郁悶心情,但也可以從人力資源的管理方面給我們帶來啟發,包括兩方面:一方面,對于人才自身來講,當英才無法施展自己的才華,不能實現自己的抱負時,也可另謀高就,所謂良禽擇木而棲,也未嘗不可,到合適的平臺上發揮自己的才能,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這也是我們老祖宗所說的“樹挪死,人挪活”的智慧。

另一方面,作為管理者,則應當擦亮自己的眼睛去發現人才,開闊自己的胸襟去容納人才,并要努力做到“人盡其才”,不要讓真正的千里馬被埋沒。

小結:

所謂的西方現代管理思想都可以從中國傳統文化智慧中找到起源, 中國文化不僅形成了以儒家、道家、法家等為代表的中國古代管理思想,而且仔細品讀,古詩歌中所蘊含的管理思想也耐人尋味。然而,我們現在太過于追求西方化的管理思想,就比如這里所講的人力資源管理,曾幾何時已經干脆叫英文“HR”了,這說明了我們國際化程度的提高,但是是否也說明我們對傳統文化的漠視呢?

/完/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