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人很少能一直處在充滿光亮的地方,在有光的日子里做成事如魚得水,而在沒光的日子里做成事更是一種生活的藝術(shù)。如果你身處黑暗,就向著光亮那方前行,終有一天會在光明擁抱里;如果你身處黑暗,又找不到有光的那方,那就讓自己的身上帶有光,驅(qū)散身邊的黑暗,砥礪前行。
如果此時的你恰恰找不到光亮,不妨看看這本書。你可以把它當作一本勵志書,也可以把它當作故事書。對于書的內(nèi)容,作者劉同是這樣說的,“關(guān)于這個時代17個生活中小人物的故事,一本關(guān)于平凡人物不平凡的真實故事集,面對種種人生的不如意,他們或掙扎求存,或自甘墮落,但總能從灰暗的人生中看到屬于自己的一絲微光。”
這些年,也許你也會像劉同一樣遇見一些人。“有的人只是一個模糊的印象,有的人留下了側(cè)臉的記憶,有的人面對面相視了好幾分鐘,還有一些人一兩年能見一次,剩下一些人一直在我看得見的身邊。有時候我想起他們,覺得很暖。”
我想說,珍惜身邊遇見的每一個人,好的壞的,都先接受。見賢思齊焉,見不賢而內(nèi)自省也,在不好的人身上我們可以看到人性的弱點。或許有些人幾經(jīng)周折才來到你的面前,只是為了給你上一課,然后錯過,再見,再也不見。
有時候一個人遇見另一個人真的會有改變,無論對方是不是足夠強大,只要這個人愿意去接納,去尋找,去突破,人生就會有更多可能性。你總等著別人來救你,只會坐以待斃。你主動伸出手去抓東西,也許能浮上岸。
在我們的生命中總會遇見一些人一些事改變我們的命運,我稱這樣的事叫機遇,稱這樣的人叫貴人。
也許有一些事早就注定了結(jié)局,而你要的只是過程而已。但是我相信“任何事情都會有皆大歡喜的結(jié)果,如果沒有,就證明還沒有到最后。”一個人如果能夠很投入去做一件事情,很相信這件事情能夠給他、給家庭帶來回報,撒下去的誠意一定會成百上千倍地回饋于他。畢竟“興趣可以用來打發(fā)青春時光,而專注是可以發(fā)財?shù)摹!?/p>
劉同說:”我越來越深刻地意識到:當你真真正正花很多時間去努力干好一份工作、經(jīng)營一個愛好時,生活也自然會給予你相應(yīng)的回報。如果還沒有,那就表示努力得還不夠,時機未到。“熱愛一件事,并堅持去做它,從第一秒開始,它就會慢慢在你看不見的存錢罐里幫你存上一分兩分三分……當有一天你對這件事情的熱愛以及專業(yè)度足夠拿得出手的時候,你就可以大大方方地從存錢罐里,取現(xiàn)了。
很多事不是有希望我們才堅持去做,而是堅持做了才會看到希望。“越來越糟,還是會僥幸變好,取決于你的努力,以及面對大方向的選擇。這基本決定了一個人一生的浮沉。做一個努力的人好處在于,人人見了你都會想幫你。如果你自己不做出一點兒努力的樣子,人家想拉你一把,都不知你的手在哪里。”
努力,是沒錯的。就算結(jié)果不一定是好的,你不努力一把都不知道什么是絕望,絕望了,就不會再抱有幻想了,知道這條路行不通,換一條路走吧。人生不是單行道,終點不一定只有一個,就算最后大家都來到了死亡這個終點,我也要先領(lǐng)略一番人生美景。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想想自己為什么會對現(xiàn)狀不滿,大抵是因為心存不甘吧。因為不甘,明知苦依舊知難而上,既然現(xiàn)在是當初選擇的,那就堅持吧。無論身處何方,陷于何種境地,都要試著去做環(huán)境的主人,向下生根,向上開花。
當一個人需要光亮的時候,他是積極的;當一個人找到光亮的時候,他是無畏的;當一個人追逐光亮的時候,他是可敬的;當一個人給予別人光亮的時候,他是溫暖的。不服老、不被命運打翻,就是對平凡本身最大的不妥協(xié)。誰的青春不迷茫,迷茫背后有孤獨,也是光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