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出問題,根在這里——人本管理已來,物本管理未死!

當代職場中,管理層抱怨員工、員工吐槽管理層的故事常有發生,這在頭條號一搜,很快就能搜出一大堆管理層對付員工,員工PK管理層的高招神技。這是 互聯網的力量,把管理的問題透明化,把各個企業的管理內部信息公開化,是管理的進步,但也反映了現在職場上,作為職業經理和員工都在承受著彼此的挑戰,誰也離不開誰,但又不停地碰撞,管理就像大石頭,不知道什么時候就把 誰壓在底下了。

最近網上流行的佛系職場、管理和員工,大概也折射出企業管理問題的另外一種意味的面對方式,也透露出:管理可能失靈的潛在危機信號。本來,管理,就是不讓企業生病的,結果,這事發生在管理的頭上,的確不是小確幸,而是有點小嘲諷,甚至有人喊出管理無用的聲音,這對管理簡直就是羞辱。

那么,在如今的管理職場上,以解決問題為使命,以提高效率為傲嬌的管理,怎么就落到這步田地呢?

管理,這到底是得的是什么病?

移動智能時代要求的人本管理夾雜著機械工業化的傳統物管理思維,就這樣擰巴這,病因大概在這里。簡單地說,職業經理二次元:人本管理已來,物本管理未死!

什么意思呢?馬云在談及員工為何辭職時說,解釋的很清楚:員工離職的原因林林總總,只有兩點最真實: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錢沒給到位,就是物本管理沒到位,就是把人看成一個來謀生掙錢的工具;心委屈了,就是沒有把一個人當成有血有肉、有感情的活生生的人看待,這就是人本管理缺失。啥都沒給到,管理就出問題了。

下面,老萬就結合自己對管理的思考、認知和實操,從職業經理二次元,結合管理職業現實和理論背景,簡單對照著捋捋:

一、物本管理的機械化大工業背景及特點

物本管理的產生背景:自從170多年前,美國火車相撞撞出了了一個職業經理層,職業經理人代表著專業人干專業的事,資本家有了代理人。職業經理人替TA們管理員工。后來,現代科學管理之父把管理效率科學到了極致,不過那時候是資本時代,人是機器的附屬,說白了,那時候,在資本家眼里,人沒有機器值錢。

物本管理的特征:物本管理視角下,只有精英才配稱人,其它蕓蕓眾生只不過是企業賺錢的工具,需要強調的一點是,那時候對人的假設---體力工作者,當成經濟人,用嚴格的科層組織--他組織和命令控制進行管理,說白了,把人當成物來看,人只是機械地做事、被動的接受管理,被動地接受薪酬管理和考核等等。

替換高清大圖

二、人本管理的移動智能時代背景及特征

人本管理的產生背景:互聯網精神就是自由、平等、開放,移動互聯時代加大了人的自主性和個性化的特征,另外社會物質財富的增長,也使得現在的80、90后的年輕人,不會再像父母輩一樣,為了簡單的謀生而去忍受些不必要的人性之痛。這就要求管理以人為本,以個人的發展和成長、幸福快樂為中心,員工不再是簡單的被管理對象和管理客體,由此,產生了人本管理。

因為互聯網經濟,也是知識經濟,當代知識工作者成為主流必然要求人本管理與之相匹配。

人本管理的特征:簡單說,包括兩個方面:

1.通過對人的人性化管理,使人的需要(先是功利性需求;后是創造性需求)得到滿足,從而更好地發揮人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

2. 通過個性化管理,尊重員工之間的不同,因材管理,定制化打造,使員工潛力現實化。

總之,人本管理最終目標是讓員工主動地實現自我管理,假設人是追求自我實現的人,這里強調扁平的自組織。

替換高清大圖

最后,總結一下,人本管理是與物本管理相對的概念。是以人為本,還是以物為本?決定著企業的價值取向,決定管理方式和方法的選擇。“物本管理”即制度化管理,指把管理工作中的員工當成機器人,通過管理制度嚴格控制與約束來達成管理目標;“人本管理”指管理中強調以人為中心,通過調動人力資源的積極性,去發揮其他資源的作用從而達成管理目標。

我發現,現實企業管理中,有很多違背人心人性的管理大行其道,一方面造成大量的人力物力浪費,另一方面傷害了無數員工的心。對人本管理的理解就是遵從人心人性,按照多數人的意志和愿望進行管理。我個人崇尚人本管理。職業經理二次元:人本管理已來,物本管理未死!職場上很多人的痛,管理中很多問題,源自這里。其實,很多管理者、老板、領導、職業經理人都明白這個道理,主要是觀念上還沒有實現轉變,還有就是財富和權力,太有魔性,都丟了人性,這就是人本管理的實質落地困難之處。這就是我的觀點和總結,歡迎大家點評討論,共同探索有效管理之道,更好地服務企業管理實際需要,推動實現職場各個層級的互利共贏!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