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紙化辦公我們不陌生,電子發票也已被廣泛使用,就連我們學生時代天天都在使用的紙質課本據說都要被替代。
所謂的無紙化教育已經試點好一陣了,讓解讀君感到了深深的危機感:我們的下一代是不是再也無法像我們一樣,課上開小差在課本上涂涂畫畫了呢?
那么無紙化教育是否可行?部分試點學校所謂的無紙化是否會淪為另一種扯淡的形式主義?近視、書寫規范等衍生問題能否避免?帶著這些疑問,我們好好聊聊這件事兒。很高興你能看到這篇文章,我是互聯網創業先行者佳晨教練,以前打過工做過淘寶,雖然有個穩定不錯的收入,但是我一直有一顆不安分的心,因為我永遠都忘不了一句話:“當你沒有錢,沒有本事,連你最親的人都不一定瞧得起你。”朋友你如果也和我一樣心懷夢想,渴望成功,那么恭喜你今天有幸來了解一個全新的商業模式,好多的網民在短短的第一個月就月收入過萬,做了一年收入至少六位數以上,時間越長收入越高,我愿意手把手的教你如何利用互聯網一部手機在家創業,不用東奔西跑,你有可能不會相信,我已經帶領了一批又一批的學員通過互聯網實現了他們的人生價值,如果你也渴望成功,請第一時間記下我的微信或者扣扣 六三五五七九七二八,了解不會損失什么,拒絕了解可能會錯失良機
無紙化教育的“優勢”
無紙化教育有兩個顯而易見的優勢:
第一是節約環保。
據統計,我國每年課本消耗量在20億冊以上,如果同一課本連續使用5年,可節約300萬畝木材。
第二是有利于孩子的創新思維。
通過電子產品延展書本以外的知識,從小培養孩子的發散思維。
除此之外,通過網上學習,針對不懂的問題可以及時搜索,快捷又便利。
簡單概括,無紙化就是通過互聯網的便捷性與互通性,讓學生能夠學到更全面、更有趣知識的同時,節約了紙張。
這么一聽,無紙化等同于電子產品化教育,聽到這個,家長們的反對意見就大了。
用電子產品學習,騙誰呢?
現在,城市家庭基本都擁有一臺電腦,有的家庭iPad、筆記本電腦還不止一臺。
孩子從小的玩伴就是電子產品,把電子產品當玩具家長可以接受,但當成學習用具似乎信任感就大大降低了。
首先,家長們擔心孩子的視力和書寫問題,長時間對著電腦導致視力下降,用iPad學習,長時間不寫字,字會更難看。
其次,盡管無紙化教育可以讓孩子思維發散,但思維太發散,網上有趣的知識太多,孩子的注意力很難集中,別說探究學問,也許連基本的作業都不能及時完成。
除了家長的疑問外,很多人認為,看電子書遠不如看紙質書有feel,也不如看紙質書注意力集中。
以英文閱讀為例,用電子書看隨時隨地都能檢查不懂的單詞,遇到單詞就檢查,讀一段下來費很長時間,反而不利于整體學習。
更有人從成本上提出疑問:
盡管很多人家中有iPad,但沒有的人怎么辦?
購買電子產品成了一種必須,購買成本誰承擔?
另外,長時間使用電子產品,維修成本又該如何計算?
如果,課堂上和同桌公用一臺,效率不是更低?
雖然大家都普遍認同無紙化教育應是未來的趨勢,但一想到細節,都有點讓人望而卻步。
解讀君: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我們一定要清醒地認識到,無紙化教育是一種必然趨勢,以技術的發展、軟硬件配套和推廣成本的降低為前提。顯然,現在無論是硬件配套還是軟件系統搭建,在成本上都難以得到迅速普及,對于欠發達地區的孩子們來說也有失教育公平。
早在2011年,我國一些城市的中小學就試行“無紙化”教育,學生學習效率提升上沒有準確數據支撐的同時,不少教師反而淪為上課照本宣科的PPT朗誦者,無紙化的好處并沒有凸顯。
正所謂“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無紙化”教育必然有成為現實的那一天,還有人大膽猜測,以后給孩子們上課的將會是機器人!
不論這些腦洞有多大,猛然一想,改變知識承載方式的所謂無紙化教育,就一定能讓孩子學得更好嗎,不管在座各位信不信,反正解讀君不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