語文教育

現在看看以前的課文都覺得寫的好美,為什么小時候讀過就算了呢?覺得我們的語文教育出的問題是沒有培養大家對文字的興趣,而是在培養把文字當工具的能力,與其說是學語文,不如說是在學邏輯。抓中心思想,不能跑題,要前后呼應,沒事干就在抓魯迅的錯別字,還非要解釋魯迅這么寫是有原因的,年級上去點了就主要是寫議論文了,議論文是格式化的三段論,開頭先闡述觀點,中間展開,一二三四,最后幾句話總結。雖然現在高考之類的都不限題材了,可是除了幾個文學功底特別好的,像當年的韓寒郭敬明那樣的,有幾個能寫出篇散文,詩歌,小說,還不跑題的。其實每年的零分作文倒是部部精彩,不管這些是不是偽作。為什么?值得思考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歸作者所有,轉載或內容合作請聯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由作者上傳并發布,文章內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