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在是2017年,光棍節(jié)剛過去不久,距離臺灣偶像劇《我可能不會愛你》播出已經(jīng)過去了6年。
很遺憾,那個億年才能修得的李大仁,我并沒有遇見。不過慶幸得是,我才20歲。李大仁30多歲才跟程又青走到一起,所以,我一點都不著急。
1.
6年前,初入高中,在數(shù)學(xué)課上打盹,物理課上走神,心想著如何在學(xué)習(xí)上取得進步,讓自己的名次不往后退。
軍訓(xùn)時,關(guān)注過一個秀氣文雅的男孩子,他被挑去了國旗班,這證明我的眼光沒有錯。可后來,我發(fā)現(xiàn)他并不文雅,也不秀氣。班上的女孩子說,他衛(wèi)生習(xí)慣不好。漸漸地,我再也沒有覺得他特別。
熄燈后,班上的女孩子議論著年級里那個最帥的男孩,以及那些漂亮的女孩。誰和誰又談了戀愛,誰跟誰又分了手,誰又瞎了眼······
那樣的少女秘語,是我回憶不起的青春的年華。在少女的年紀,卻沒有少女的心情。
一個月回一次家,熬夜到十點,看只播兩集的《我可能不會愛你》。那時候的我,并不欣賞陳柏霖優(yōu)雅而文藝的帥氣。只記得穿著睡衣、戴著眼鏡的程又青同李大仁喝酒聊天,那才是我羨慕的。我不喜歡喝酒,可是我喜歡聊天,很喜歡。
無論是友情,還是愛情,那就是我向往的樣子。有一個無話不說的人,有一個陪你喝酒的人。那樣,就已經(jīng)足夠。
那種感覺,我后來似乎遇到過,但從來沒有長久過。時間久了,孤獨會被放大,而我的心,永遠在渴望充盈。
15歲的我,想要一個李大仁一樣的朋友。
2.
后來,靠近過一個人。懶散卻有上進心,迷茫但是勇敢,玩世不恭卻很溫暖。沒有那么迷人,但卻很意外。可那時的我,驕傲又猶豫,極度缺乏安全感,大概就是那種讓人很惱火的擔(dān)心與憂慮。
感情的事就是這樣,多了嫌煩,久了會淡,最后就什么都不剩了。
我痛苦過一段時間,伴隨著糾結(jié)和矛盾。我重新刷了一遍《我可能不會愛你》,嘗試尋找關(guān)于愛情的真理。看完后,我突然明白了,我的愛情,就該是李大仁。我們認識很久,以朋友的身份,彼此熟知,彼此珍惜。
人們常常說,這世間根本就不存在純潔的男女友情。之所以能做朋友,有一方必定是愛著的。李大仁跟程又青恰好印證了這一說法,李大仁是那個有點可憐的暗戀者。
高中,他對程又青說,我不可能喜歡你。
后來,他對自己說,得到是失去的開始。
愛一個人,如果用朋友開錯了頭,那就注定是一個人的獨角戲吧。
在這個世界上,有很多人,都以朋友的名義愛過一個人。說不出口的愛,是因為怕朋友都沒得做了。可是感情到最后,難道不就是友情之愛嗎?只不過加了性這個激情因素吧。
可是我總覺得最好的感情,就該用朋友開頭。朋友之情,似乎可以更隨意。循序漸進的了解,真摯溫馨的觸動。比之轟轟烈烈、干柴烈火,這樣的愛,似乎不像愛。
可是啊,人生最難,莫過于細水長流煮紅豆。
3.
20多歲,我依舊算一個沒談過戀愛的姑娘。
我不再是那個躲在被窩里看言情小說的少女,也不會單純地迷戀一張帥氣的臉龐。久違了的心動,冷卻了的激情。
我想,我還是在等一個李大仁。他可以平凡,但要認真工作;他不用帥氣,但氣質(zhì)尚可。這樣的人并非難得,難得的只是愿意懂,愿意陪;一直懂,一直陪!
對的人,大概是要等的吧。
30歲的程又青是幸福的,不僅僅李大仁喜歡她。我也喜歡她,就是那種獨立善良、勤奮認真的姑娘。努力爭取自己想要的東西,用心經(jīng)營自己的生活。可是我并不喜歡她的戀愛史,太多太濫。若不是李大仁的甘心守護,她應(yīng)該不會幸福吧!
可我啊,不需要誰的守護,因為我自己可以守護自己。
唐晶說:“婚姻易碎,愛情易逝,所以我日夜兼程追求物質(zhì)和精神的獨立。”是啊,我缺乏安全感,而這種東西只能自己給。
如今的我,一無所有。
可我相信,熬過所有,李大仁就會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