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家鄉(xiāng)

這人吶,越是歲數(shù)越容易懷舊

特別是那些背井離鄉(xiāng)的老人,

每逢佳節(jié),總會想念家鄉(xiāng),

我呢,今年也不過十七八歲,

但我格外的想談?wù)勎业募亦l(xiāng),

那個生我養(yǎng)我的一片土地。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大概六歲之前,我都生活在奶奶家,

奶奶家是在河南的一個小村子里,

那個時候這個地方還比較落后,

所以童年和許多7080后的童年都有重合,

談彈珠,摔紙片,滾鐵環(huán),抓石子,我都玩過

現(xiàn)在想想,真是在不知不覺中度過了最快樂的時光。

我有一個表哥,一個表姐一同住在奶奶家,

村子里也有許多年齡相仿的孩子,

不過在這里面,我算小的,

所以總是更在他們屁股后面玩。

和小伙伴們在一起

夏天呢就去爬樹,摘杏,

不過我總是在下面看著的那一個;

下過雨以后,會去摳土里的一種昆蟲,

那是知了的前身,(我不知道用普通話怎么說)

炒一炒吃味道好極了,

不過我從來沒扣到過,總是等著吃的那一個;

有的時候向爺爺奶奶要20塊錢,

去小商店里批發(fā)一些冰棍放在家里吃,

沒人盯著就一直吃,最后吃的肚子痛,

總會挨罵,然后帶著我去小診所開一些藥。

圖片發(fā)自簡書App

夏天的回憶,少不了奶奶家的那一棵核桃樹,

每逢夏季就結(jié)得十分稠密,

有的枝干會被稠密的核桃壓斷。

我們幾個小孩子總是嘴饞,

還沒熟透,就站在房頂上摘核桃,

可能許多人呢都不知道,

核桃外面有一層綠色的皮,需要褪去,

褪皮后手總是黑漆漆的。

不過我,總是看著奶奶褪核桃皮的那個,

小手一直都是干干凈凈的,

卻能吃到很多鮮核桃。

每逢冬天,家里也沒有暖氣,格外的冷。

小時候總會穿著奶奶親手做的小棉襖,

下雪了打打雪仗,跑一跑也就不冷了,

玩得不亦樂乎。

貪玩的孩子,冬天肯定會出凍瘡,

手上啊,腳上啊,耳朵上啊,都少不了,

一熱起來,出凍瘡的地方就奇癢無比,

手涼的時候總是會被揪去烤火,

嘴饞的時候順便烤烤紅薯。

過年的時候,最熱鬧了。

年前,男的們置備年貨,

女的們蒸饅頭等,

大年三十兒晚上就圍在電視前一起包餃子,

吃得最多的還是蘿卜餡的餃子了。

零點就在院子里放鞭炮,

第二天早上,兜里總會有壓歲錢。

過完年,會去山上上墳。

再后來,孩子們都長大了,

有些遠(yuǎn)出學(xué)習(xí),有些參加工作,

村子里的年輕人越來越少了。

我們家也不例外,

后來條件好了一些,

我就跟著父母一同去了北京,

當(dāng)時操著一口標(biāo)準(zhǔn)的河南話,

去幼兒園許多小朋友聽不懂,

遭受到了一些嘲笑,

從此一顆自卑的種子就此埋下。

小學(xué)的時候有同學(xué)問我是哪里人,

說起河南,我總是一些自卑,

雖然我也沒見識過什么大場面,

但總覺得河南是一個窮鄉(xiāng)僻壤的地方,

而且隨著近年來,

地域黑越來越嚴(yán)重,

我便更不容易。

后來,爺爺奶奶病了,我也大了一些,

心里模模糊糊的懂了點什么道理。

學(xué)的知識多了,個人的思想也有了,

那些負(fù)面的情緒,消散了。

河南人怎么了,

河南也算得上是歷史文化古都了,

生在這片土地,

我知道這里的人樸素、單純、好客,

地域黑太過片面了,不用去理會什么。

現(xiàn)在又是一年寒假,

回到家,我學(xué)會干活,

幫著洗碗、做飯、拖地等一切我能做的,

閑了的時候,就圍在爐火旁,

和爺爺奶奶嘮嗑。

這樣的生活,好像也不錯。

爺爺奶奶還在,

我正值青春年少,可以照顧他們,

即使時間很短,但這也是我的一片心意。

這片土地,還是當(dāng)年的那一片,

這里的人,有些遠(yuǎn)走有些去世,

不過,我的親人們還都在,

童年的回憶都埋藏在我的家鄉(xiāng)里。

我的家鄉(xiāng),

心心念著的家鄉(xiāng),

給我了最美好的回憶,

是我遠(yuǎn)走在外的依靠。

最后編輯于
?著作權(quán)歸作者所有,轉(zhuǎn)載或內(nèi)容合作請聯(lián)系作者
平臺聲明:文章內(nèi)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nèi))由作者上傳并發(fā)布,文章內(nèi)容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簡書系信息發(fā)布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wù)。

推薦閱讀更多精彩內(nèi)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