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國慶中秋我回了一趟家忙著從一張飯桌趕往下一張飯桌。除了一家團圓訪親友還有高中同學的聚會,據說這次高中同學聚會又籌劃了很久,可照舊都是酒局飯局KTV走一波,要說有什么不同,不過換個新場地,換了新的策劃人。每次討論的無非也是誰今年誰生了二胎誰又離了婚,誰破了產誰又變成了某某公司的CEO...好不熱鬧,是眾人推杯換盞的寒暄問候;人情冷暖,是三兩舊友的耳邊私語。
原本我打算委婉推辭,不是我不重視這段同學情,而是這種大操大辦的聚會,不過是一群人的狂歡,更多人的旁觀,我也是其中一個。抵不過摯友頻頻聯系邀請,甚至拿出我不給人面子一說,最后我還是坐在了KTV豪華大包間里面。聽著老同學唱起一首首熟悉的歌,每每催人淚下,像想起我們那些青蔥歲月,轉眼已經過去十年,物非舊人已變,對比現在我們都已經不是當初的那群少年。往事重提歷歷在目,而對許多人來說,最殘酷的莫過于人與人之間的前后對比,差距一目了然。
每一場聚會都會有主持大局的人,一般都是班委干部。他們像當初帶領我們奮斗高考一般,帶動大家一次次舉杯致意,但感慨的不是當年一起揮灑汗水淚水的同學,而是感謝出資辦聚會的某某總或某某董。這些事業有成的老總也會客氣的點頭微笑,順便說一些最近的卓越事跡,比如準備再開一家公司...然后一群人簇擁著輪流敬酒道喜祝賀。
看似其樂融融的氛圍下大家都在言笑晏晏,好似有說不完道不盡的“想當年...”和“我現在...”。對于那些慷慨激昂的同學發言,也會有人坐在角落沉默不言,像個局外人喝著酒嗑著瓜子看著手機,想著這次聚會什么時候才散場,自己覺得累了只想早點回家。
每一次同學聚會,飯桌酒桌大家聊的都是本人最近事業發展如何,要不就是各種吹捧自己年薪多高待遇多好。吃飽喝足唱嗨的眾位老同學,最后各回各家各找各媽。至于聚會到底聚了什么,酒醒之后有幾個人說得清楚?我們還是繼續上班忙碌,或者帶孩子做家務,總之生活照舊。
這樣的同學聚會真正有意義嗎?聚會的初衷到底是什么?我們不要忘記,應該珍重同學緣分,不要在吹噓對比中去過度消費這種純真的友誼。舉杯酣暢意正濃,不知是誰開始起頭說喝酒玩游戲,說一說自己當年做的“壞”事,如果不說就自罰一杯。班上最調皮的幾個男同學跳出來,話說當年滔滔不絕,捉弄女同學的小小惡作劇、在老師背后貼綽號的小紙條...各種往事逗得大家哈哈大笑,笑出一群人的魚尾紋。然后笑聲戛然而止,一起感恩老師的教導,感慨自己的年少輕狂,感嘆歲月匆匆逝去我們要更加珍惜。
KTV里,陳奕迅的《十年》有這么一段詞:十年之后 我們是朋友還可以問候 只是那種溫柔再也找不到擁抱的理由 情人最后難免淪為朋友...雖然比較傷感,但誰的青春不曾瘋狂?那些畢業之后就各奔東西的小情侶再見面彼此都很平和友好,也有那些原本文靜內向的男生女生,站起來向當年苦苦暗戀的TA坦白自己的心意,相視一笑或給個擁抱,順便和TA現在的伴侶的打招呼,祝福他們生活美滿幸福。
我想這樣才像真正的同學聚會!我們從五湖四海奔赴重逢只是為了紀念奮斗拼搏過的青春,和一起哭過笑過的美好回憶,然后彼此鼓勵當下,互相勉勵繼續加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