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看到鬼腳七一篇文章《空杯和學習》,里面寫到支持他持續分享的動力是什么,其實動力之一是他自己也要學習,分享讓他自己有學習的動力為了讓某個觀點能形成一篇文章,他需要思考,學習更多。
幾乎所有人都希望自己能成長,幾乎所有人都知道成長需要學習,而且確實很多人在尋求知識希望成長。
但如何才能成長?先來看看生活中在現象。
當杯子裝滿水,我們說這是水;
當杯子裝滿茶,我們說這是茶;
當杯子裝滿酒,我們說這是酒;
只有當杯子什么都不裝,我們才說這是杯子。
我們自己的內心裝滿了什么,我們就是什么。當我們內心充滿追逐金錢、追逐名利、追逐成功時,我們就迷失了自己。我們的心里能倒空一點嗎?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這種感覺,我們有時候特別浮躁,也很功利!功利是讓我們尋找捷徑的動力,但如果浮躁和功利加在一起,我們就容易被自己迷惑了。我們看上去想學習,實際上學不進去任何東西。
以前,我熱衷于交朋友,忙于各種社交活動。能加好友就加好友,能留電話就留電話。總覺得認識的人多了,這絕不是一件壞事情。
不過后來我發現,好友多了也沒用。
人還是得靠自己,要不然,別人想拉你一把,都找不到你的手在哪里。
如果你自己不強大,那你有什么資格和有價值的人做朋友?
網絡式社交讓我們越來越沉默,越來越空虛,越來越不會交朋友。
對所有人都來者不拒,讓我們的朋友圈越來越水,越來越臃腫。
我的微信扣扣有上千好友,卻無人可共享喜怒哀樂。
2018年放空自己,放棄無用社交,把時間用到學習上,提升自己,多掌握一些技能。